读老子《道德经》有感

2021-10-14 15:50:26

老子,是我从小听到大的名字。但我对它的了解却并不深入,对《道德经》更是。学习《道德经》之前,脑海中对它的印象只有晦涩难懂。而学习了它之后,老子的智慧就如同雷霆一般,一次又一次震荡着我的灵魂。我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思想的浅薄,正如鲁迅曾言:“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老子认为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

张晓风在《星星都已经到齐了》中曾言:“如果不曾长途渴耗,则水只是水,但旱漠归来,则一碗凉水顿成为琼浆。如果不曾挨饿,则饭只是饭,但饥火中烧却令人把白饭当作御膳享受。”

美国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在某一届毕业典礼上曾言:“我希望你会时不时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这样你才能认识到公平的价值;我希望你会遭遇背叛,因为那将教会你忠诚有多重要;我希望你时不时感到孤单,这样你就不会把朋友当作理所当然;我想祝你时不时运气差些,这样你才能意识到生活需要运气,也明白你成功不是完全必然的,并且别人的失败也不是命中注定的。”

如果你不会因为失败的人生而痛苦,你会因为极致的成功而喜悦吗?所以人只有在经历难以克服的苦难之后,才能真正地对幸福有深刻的体悟。

每一次的快乐都是你体验痛苦后换来的,每一次体重的减轻都是你体验过肥胖换来的;每一次的喜欢也都是你体验过反感意识到的。

让你愉悦的瞬间皆是对非愉悦的瞬间的回味,让你愉悦的瞬间皆是对非愉悦的瞬间的升华,这是我们热爱生活的理由。

老子认为对立的一面,如果它的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表现出对立的另一面的特点。

卡夫卡在《箴言录》中曾言:“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第一次读到这段话时我很是不能理解,快乐的尽头怎么会是痛苦呢,痛苦的尽头又怎么会是快乐呢?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乐极生悲和喜极而泣又该怎么解释呢?

也许是概念过于抽象的缘故吧,这段话的深意直到后来我读到“将要收起的泪,必定是曾经流过的”这句话时才恍然大悟,也完美对接了《道德经》中讲的“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道理。将要收敛的,必定是曾经扩张过的;将要减弱的,必定是曾经强大过的;将要废弃的,必定是曾经兴盛过的;将要被夺去的,必定是曾经给予过的。

所以生活不可能总是快乐,也不可能总是痛苦,这两者的关系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他们同时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触底反弹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老子认为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最著名的就是《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丢失一匹马本是坏事,却因为丢失的这匹马带回许多匹良马变成了好事,可是儿子爱骑马 ,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腿,好事又变成了坏事,又因摔断了腿而免于征战,坏事又变成了好事。所以事情的好坏取决于事情发生的环境,而不取决于事情本身。我们周围的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要放开心胸,因为你认为的坏事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转变。

学习《道德经》,让我学会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应该正确面对痛苦,坦然面对挫折,这将有助于我更好地感受幸福,体验快乐。当我们因为人生的失败而悲伤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有接受人生极度喜悦的能力。

我相信《道德经》对我以后的生活将会产生质的影响,它为我解答了人生困惑,让我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从容地面对身边每一天发生的事情,无论是令人快乐亦或是令人悲伤,让我更加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美妙。

(本文乃《中华文化名家选讲》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之一,指导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万静)

作者/通讯员:2020物流管理1班李宗婷 | 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