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当天下午,学校第一时间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校党委书记郑贤操、校长于海峰、校党委副书记罗贤甲、副校长陈国栋,教职工、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共20余人参加座谈,党办校办、宣传部、教师工作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郑贤操主持会议。
与会师生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结合自身学习工作生活实际,畅谈感想。
郑贤操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全面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他指出,全校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科学研究重要内容,着力加强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阐释;要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紧密结合,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在推动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的实际行动上;要全力做好秋季学期各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于海峰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有很多新理论,新思想、新论断,全校师生要认真学习领会。一是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研究阐释宣传。二是要结合学校实际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三是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建设贯穿于学校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四是广大青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负党的厚望,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
罗贤甲分享了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后的三个新感受:成就新标高、理论新境界和实践新谋划,认为报告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振奋人心,学习贯彻大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持续深入学习,抓好落实:一是抓住报告提出的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强国、人才强国战略,从党后继有人的大局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抓好年轻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二是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机遇,立足湾区,对接湾区,融入湾区,服务湾区。三是抓住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性突破,乘势而上,突出高质量高层次发展的主题主线,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真正让办学上水平上层次,建成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
陈国栋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指导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办学治校的根本保障;要聚焦人才培养的核心功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健全的人格、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的思维。
高层次人才代表李林木、王丽敏、袁继红、陈小平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工作实际,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关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工作等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家表示要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切实推动学校相关工作取得新发展。
青年教师代表李腾凯、万赫、丁朋超、马越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思想深刻、振奋人心,表示要将报告精神进一步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辅导员代表张自广、黄志军表示要强化使命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传播者、践行者,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认识,进一步做细做实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良师益友。
学生代表沈婷婷、陈业诗、张圣菲、彭佳烯、郑雅仪、任柯蒙、王俊烨一致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高度重视,对新时代青年寄予了厚望。自身要奋发图强,坚定理想信念,淬炼过硬本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