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郑贤操:持续推动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023-02-13 18:14:11

广东与广州先后召开的兔年新春第一会,吹响了高质量发展“冲锋号”,教育领域会有怎样的担当与作为?如何将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变成“实景画”?近日,广州日报约访了广东各大高水平学校的校长、书记,听听他们的回答。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为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表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广东财经大学建校40周年,全校上下要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赋予学校的新使命新任务,认真谋划好学校各项工作,以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优异成绩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郑贤操指出,该校将继续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遵循“‘四新’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高教逻辑、“数字时代、技术赋能”的科技逻辑以及“扎根湾区、服务战略”的区域逻辑,确立“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大力实施湾区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实践融合、专创融合等“五融合”特色工程,构建精准化的专业体系、一体化的教学体系、个性化的学习体系、多元化的协同体系等有机结合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财经法治精英人才。

“持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围绕湾区的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孵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完善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发展机制,实现人才为湾区服务、为新发展格局服务。”郑贤操说,学校将持续做好2023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作为办好人民满意大学的重要抓手,坚持全员参与,进一步落实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力求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学科建设方面,将继续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实现学科融合发展高质量。面向国内外双循环需求前沿,与时俱进,高擎新文科大旗,以经管法主体学科为基础,深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依托毗邻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琶洲核心片的优势,围绕数字货币、科技金融、数字资产、数字财税、数字贸易、数据价值等领域定向发力,着力打造数字+新专业(方向)群,在经管优势学科专业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支撑,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金融科技、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数字+财经专业,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学科建设发展。

此外,还将深化科研改革创新,实现服务需求高质量。“要以有组织科研高质量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郑贤操表示,2023年学校将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打造,培养学术梯队,为重大项目攻关积蓄力量。具体来说,借助40周年校庆契机,聚焦数字经济学、国家安全学、人才战略与创新发展,举办20多场系列高端学术活动;建设具有广财特色的新型智库,以资政建言为己任,积极组建资政研究团队,基于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心谋划、精细打磨、精准报送,不断提高资政“含金量”,增强建言“靶向性”,有效发挥科学研究服务政府决策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广财贡献。

(广州日报于2023年2月13日报道链接: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pad/index.html?id=1978329#/detail/1978329?site4&columnID=0)

摄影:
作者/通讯员:朱戈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