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版          手机版

手机版

315 >> 2017年01月05日 星期四  共4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按日期查询   往期查询  首页

陈中伟:质朴绘人生 实干闯天下

作者:校友总会办公室 张坤

陈中伟,我校地理与旅游学院1986级校友,广东恒通无纺布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为人谦和,光华内敛,谈吐之间流露着质朴与淳厚;他一步一个脚印,用十七年的良心坚守,勤勤恳恳从技术的“门外汉”做成了行家里手;他知足感恩,情系母校,反哺之心真挚而又浓烈。1986年他考入我校,毕业创业至今算起来到广东已有三十个年头,但依旧乡音未改,普通话中夹杂着浓重的山东口音,更增重了他的朴实与厚重。

 

莫言少年贫,青春当历练

首次对陈中伟校友进行采访,是在他受邀作为第二届“广东财经大学最佳授课教师”评委的前一天。久别校园,面对我们的采访,他学生时代的记忆一下子被激活。虽说是第一次见面,但却开诚布公地向我们说起了他的大学生活。

初到广商时,陈中伟因囊中羞涩,午餐只打一份青菜,因不好意思让同学看到,所以经常独自一人吃饭。“记得有一次我老乡李宏伟打了两份鱼坐在我旁边,当时他问我怎么只打一份青菜,我撒谎说懒得去,但其实我没钱,于是他顺手递给我一份鱼,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吃鱼……”他笑着说,这件事留给他的记忆是最深的,而这对他今后的企业管理也有着至深的影响。

大学时陈中伟还课余兼职做过搬运工,这一做就是两年。有一次他一口气负重上七楼,来回十几次。那次他一天挣的钱就相当于一个老师的月工资,拿到钱的一瞬间,自豪感油然而生。从小吃惯了苦的他,踏实、肯干、不抱怨,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不忌讳我是烹饪系毕业的,我也不忌讳我是通过勤工俭学完成了自己的学业。我很感谢广商。我觉得没有广商,就没有我的今天。或许说去别的学校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但那只是假设。”与他的交谈,“广商”是高频词汇,我们可以很直接地感觉到他的坦诚与朴实以及对母校的那份浓浓的情感。在别人看来,也许那些贫苦的岁月难以启齿,但对他来说却是最难忘的美好回忆和宝贵财富。回顾这三十年来的人生历程,他说:一个人的出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待苦难的态度以及后天的努力。

诚信立本,厚德载福

2016年7月8日,我们有幸参观了陈中伟的工厂。在工厂正对大门的影壁上铜塑了“为人为事”几个大字。在他看来,做企业就像做人,做企业是掺不得假的,人性更是不能掺假。

做企业讲的是诚信。他谈到,无纺布的主原料是聚丙烯,如果只为了盈利,往聚丙烯原料里掺粉料、碳酸钙,虽说前者价钱是后者的4-5倍,但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却相差甚远,这可不能含糊。

陈中伟还与我们分享了前年他遇到的一件幸运的事。“那时,我的车间要扩充,在得知当地一个老板要出售厂房后我就找到了他。经过我们日常的接触和谈话,老板最后竟然承诺土地(40多亩)在前三年我可以免费用,三年后一次性交纳购买金。”他笑着说道:“这一路我一直走得很顺。也许很多人说我运气好,当然运气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朋友会经常帮助我。为什么帮我?因为我讲诚信。”听了他的这席话,我们也深有感触,人与人的沟通往往能够打动对方的不是什么花言巧语,而是人性中质朴的人格和真诚的态度。

干一行,爱一行

陈中伟白手起家,从事无纺布生意十七年。虽然他在大学读的是烹饪工程专业,但十七年来对无纺布的学习和钻研使得他从技术的“门外汉”做成了行家里手。他的工厂从最初年产量2000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量20000多吨,如今产品已远销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巴西、法国、东南亚及中东等国家。

制作无纺布的一套设备几千万元,科技含量高且操作复杂,但对他来说,无论是制布工艺,还是机械设备,他都了如指掌。

陈中伟还向我们介绍,无纺布的制作会因生产季节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其柔软度也不同,配方也会不一样。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类似这些细小的问题,都需要他和技术人员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中不断摸索和改进。

“在我的办公桌上没有别的东西,一桌子全是布。我用手摸一摸就知道这种布属于哪种布型,有多少克,达不达标。”在参观陈中伟的车间时,他拉大了嗓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无纺布制作的操作流程,话音有时会被机器的轰鸣声盖过,但他认真、详细的讲解以及汗流浃背的身影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实业家的激情。

从工厂里出来,陈中伟自信地笑着说:“工艺、电器、机械,我应该说也是我们公司顶级的。我们公司的厂长也都是纺织大学毕业的,其中一位主管毕业于上海东华大学,他们都在公司工作十多年。干一行,爱一行,我每天与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起研究这些布,就是要让客户来到我这里,能看到满意的产品。”

“小企业的竞争其实是老板的竞争”

十七年如一日,但凡没有公务外出,陈中伟每天都是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公司八点上班,他通常是七点半到。因为车间是24小时开工,一到工厂他就先去车间转一圈,同值夜班的员工进行沟通。

这样的沟通虽说只是他工作中不起眼的一个举动,但在陈中伟看来这也可以表现出对员工的尊重,沟通会让员工做得更好。这是他做企业这么多年来总结的经验。“我不能让我的员工觉得老板整天吊儿郎当,不务正业。”陈中伟强调说,“现在小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就是老板之间的竞争。”

正因为年轻时吃了苦,他对自己十几年来打拼下来的生活评价是,虽然过得不算特别好,但却很知足。“年轻时穷过,但人不会穷一辈子,所以不能看不起人。”无论是对主管还是工人,他都是本着尊重和关爱平等相待。正因为他在厂里的技术以及为人,十多年来,有一帮忠诚的人一直跟随左右。

陈中伟告诉我们,这些年来无纺布的行业前景还可以,他不会用一些生产任务或其他条件来给员工划杠杆、上要求,当然员工的自觉性比较高。在陈中伟看来,公司只要能q达到产销平衡他就满足,但培养一个人的忠诚度和职业素养却是他最看重的。

推荐使用IE9以上版本浏览器,1280*1024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领伍科技
切换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