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ople don’t buy for logical reasons. They buy for emotional reasons.” 第二届“最佳授课教师”竞赛上,外国语学院陈洁老师流畅的英语口语、富有青春活力的授课方式让人眼前一亮。她声音清亮、思路清晰,自信、认真、落落大方,并以92.43的成绩位列第二,给现场师生观众献上了精彩一课。课堂内外,陈洁老师既是学生们心中的女神、学习的标杆,也是无话不说的朋友。
教学娴熟、接地气
“很喜欢她的课。她学识专业而扎实,上课融会贯通,没有一丝造作,最喜欢的当然是听她不经意提起的各种趣事。她很懂学生的心思,从不吹嘘自己、从不贬低我们,却让我们默默懂得很多道理。”15届商务英语专业刘同学说道。
陈洁老师的课堂,从不死板乏味。她将课堂变成师生表演场,流畅娴熟、充满激情的讲演,活泼生动又不缺内涵深度。听她的课,如同欣赏一场情节丰富的英语话剧,妙趣横生。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商务英语写作、商务报刊导读、英美文学史、口译等,英语专业范围内所有课程,她都讲得很好,非常熟练。
谁说“接地气”与“高大上”不能共存?陈洁一直追求的教学之路,正是两者的完美融合,少一点学院派的“正经”,多一点认知世界的妙趣。学生们通过英语这门工具,通过老师这个窗口,更加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读懂真实多元的世界,从中体味千姿百态的人生哲理。
记得在讲授The Myth of the Renaissance in Europe 这一课的时候,陈洁老师以自己在意大利旅游时的经历为我们讲述文艺复兴的历史,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课,仿佛被带进了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时代,老师讲完了,大家却意犹未尽,还沉浸在那个世界里。
教学相长、亦师亦友
“初见Anna,简直惊艳,毕竟俏皮短发最考验颜值了。我们还在想不知要多优秀的男朋友才能追到这个长腿姑娘,根本想不到她儿子都快上小学了。”学生口中的Anna,便是陈洁老师。的确,身材匀称轻盈、眼神温柔坚定、声音甜美动听的她,是如精灵般的存在,永远充满灵气与活力。
陈洁老师专业而富于活力的授课和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在短时间内便“俘获”了学生们的心。“她就像个姐姐一样在授课。”一个学生评价说,“陈洁老师不会给人刻板、严肃的感觉,而且她紧追潮流,年轻又漂亮,就像女神一样的存在。”
在陈洁老师的课程中,她从来不把自己放在较高的地位来训斥、教育同学,而是把她自己对于课程的感想、知识的理解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学们。她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有时候同学有异议或者有其他想法,她也乐于倾听并且相互探讨。
跳出“舒适区”
作为学习英语语言人数众多的国家,掌握英语几乎成为中国人的标配,以至于有人甚至说,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英语如同“鸡肋”,由此产生厌学情绪甚至逃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这种迷茫与苦恼,陈洁老师说:“你如果没有把它做到最好,怎么知道它有没有用呢?若真是用心学习英语,必须保证定时定量的阅读与训练,每天都会是忙碌充实的。自律和好的态度决定你能走多远。你越把它当工具,越要把它学好。”
陈洁老师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拥有一贯的一致的积极态度、真正做到极致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纠结“有没有用,有没有意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上,而是跳出“舒适区”,实践出真知。当你能够对某件事驾轻就熟,其实也就踏进了舒适区。给自己一点压力,让自己“难受”,走出舒适区,去做一些你暂时还不太擅长的事情,在一段时间的痛苦期后,你会发现,你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时期,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成就了一个新的自己。她还分享了自己做口译工作时的经历——几天没进行训练,感觉水平就下来了。要不断给自己压力,才能促使自己去学习、提高,才能不断满足自己的发展要求。
在谈及自己现在的学习、教学状况时,她说道,自己一直保持着每天进行信息摄入的习惯,“这个社会的要求是你一旦不补充,就会落后——而且落后是很快的。一年、甚至三五个月,固化的知识便会使你落后于这个时代。若知识老旧、无新意,自然无法吸引学生。老师这个职业,鞭策我时时保持紧张状态,去了解社会,去更新知识架构,永远不停地进步。”而在教学中,换着不同的专业课授课也是她“跳出舒适区”的方法,把挑战变成提升的机会。
人有很多种身份,在经营自己的时候,除了有基本的显性的身份,陈洁老师期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隐性身份。这个隐性身份就是一技之长。她说,余秋雨和马兰,一个是作家,一个是戏曲家,而他们又是普洱茶的鉴赏大师。所以不要把自己固定在某个身份上,打破框架,求新求变,才能呈现一个比较丰富的自己。
陈洁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她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也把她对知识、对世界的热情传递给她的学生。她那富有感染力的教学,也让学生对知识,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