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在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举办2017年度入职新教师培训班开班仪式。我以为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党的十九大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此时的你们,加盟到广东财经大学来,开始教师职业生涯,必然赋予你们和我们全新的时代使命,你们也定能为学校带来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代表学校,衷心地感谢你们选择广东财经大学,并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欢迎!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17年初,围绕着“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完成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指针,学校在新一轮机构设置中,设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和教师发展与教育技术中心两个机构。目的就是为了整合分散的、非专业教师的培训,建立从思想教育到教师教育技术等一整套符合中国教师和我们广财的培训体系,从而服务于学校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战略定位。
今天教师发展与教育技术中心举办新进教师的培训班,为教师思想成长和技能培训开了一个好头。希望教师工作部和教师发展与教育技术中心,担当起使命,加强对教师思想教育和教师发展工作的研究,协同联动,研究制定符合财经类大学的教师思想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系统规划,围绕着商科类大学教师思想教育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这个目标,大胆探索和实践,开创工作服务的新局面,使两个机构真正成为服务于广财教师成长发展的好平台,真娘家。
利用今天这个机会,我把自己在高校学习和工作近39年,对高校教师这个职业的一些看法,提供给大家,与大家共勉。
一、高校教师要有家国情怀、中国世界观、中国信仰
中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的大学,是扎根在中国大地的大学。这决定了中国大学的教师,必须具有中国世界观,必须具有中国信仰。
所谓中国世界观:就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所谓中国信仰:就是中国5000年的存在。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同事会发出疑问,认为大部分中国人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何谈中国信仰?其实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她的历史性,中国五千年的存在,就是中国人的神性(信仰)。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哪怕她有衰败,但万劫不毁,几经磨难,却从不间断。直到现在,我们的孩子,包括在座的我们,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夫子的话,我们还朗朗上口,这就是中国人的神性(信仰)。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的衰败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自身的知识体系,逐渐丧失了自我阐述的能力,引致了部分中国人对自己的知识体系、信仰产生危机。即使时至今日,西方的价值观念、概念、理论体系、发展逻辑仍然对我们中国人影响甚广。比如,这几十年我在高校工作,收集中国大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各种的励志教育、各种活动,无论是校长、教师代表、老生代表、新生代表的发言中,大多引用的都是西方的名人名言、理论、概念,讲的多是西方的故事,就连教中文的教师也如是,对中国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提及不多。这要引起我们——作为知识分子,作为高校教师足够的警醒!
今天的中国,已再次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经济总量达80万亿,稳居世界第二。在舞台中心了,就必须有话可说,不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用别人的视角、别人的理论、别人的概念来定义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制度、我们的一切。如果是这样,我们永远跟在别人后面;永远是“二”;永远不会给西方人瞧得起;永远跳不出西方所谓的“逻辑框架”。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重构我们的世界观,特别是要把文化自信作为基础。我们大家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站在更高的视野去认识中国和世界,多了这样的情怀和自信,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做好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好学生奉献祖国、奉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引路人。
二、高校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善待每个学生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提出的教育理念,它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教师,所以我们称孔子为“万世师表”。这也是孔子对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是每个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素养。要知道,您的教鞭底下有将军、有总理、有企业家、有金融家、有科学家……在我几十年高校生涯中,一直在追问,为什么多是那些平常成绩平平,甚至在校期间调皮捣蛋的学生,到社会上反而成绩斐然,反而最尊重老师?最懂得感恩?这是我们要反思的。大家还有很长的职业生涯,我们可以利用广东财大这个平台进行实践和思考。我们现代教育往往试图使受教育者具有所有“优点”,而忽视每个个体身上“人皆赞美的能力和品质”,这一点,在东亚教育特别是我们中国的教育,体现得尤为明显。
所以,每位老师都要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善意地提醒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学生各具所长,给天才空间,给中才规矩,给一般人才出路!
三、高校教师要做好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能力
在座的各位新同事有的来自师范类大学,有的来自财经类大学,有的来自综合性大学,但不管大家来自哪里,对大家我要强调:教师有它的专业性(不可替代性)。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用自己的行为证明教师的不可替代性。就如工程师、大国工匠那样,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做。只有这样,教师这个职业才能成为人们普遍认为的“教师是受人尊敬的职业”。很多时候教师被赋予太多赞美之词,往往使自己忽视了“自身的专业能力、专业智慧是否能够引起社会尊重”,所以大家要注意。
大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有一个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由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大家要在理解专业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你们所在学院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做好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目标,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或专业管理干部。一、要增强职业认同。要把教师职业当为事业,而不仅仅是谋饭碗的一个手段。只要从事教师这个工作,就要坚持和坚守。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提供了职业给你的学校,积极地规划自己的发展,促进自身素养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专业化的教育者。二、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国际视野。我们的学校曾经在仑头,现在在赤沙村,还有一个校区在佛山市三水区的云东海,那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我们虽然立足在这两个地方,但我们的眼界一定是开放型的。宽容是西方人的概念,大度才是中国人的概念。宽容和大度的区别在于:宽容是我很讨厌你,但我忍着,忍不住了就打你。大度是什么?中国人永远的观念都是有他人的观念。敌对的观念是近100多年来,中国人向西方人学的。中国人永远都是化敌为友。因此,作为一个老师,无论学什么专业,永远都要告诉生在此地,长在此地的中国人,做一个明白的中国人,而不只是跟在别人后面,像搬家公司一样,什么都搬。所以大家要站在一个更高端的视野中,去提升自身的能力。不能只是立足在“赤沙”“三水”这两个地方,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要在国际的视野中认识教师这个职业,在国际的视野中去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这样才能履行好“培养不仅仅是在自己的家门口看世界的学生”的职责。三是要有商科教师的特色。我来广东财大时间较大家早两年。我以为广东财大任何的学科和专业,一定是围绕着经济社会需要而展开的。因此,不管大家师承哪里的名师大师,要共同探讨在广东这样一个财经大省,在有着千年商都之名的广州,我们应该如何彰显我们的特色。应该围绕“政府、社会在找财经领域专家谋划,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广东财大的老师”这样一个目标,去努力。这样我们才能说有自己的特色。关于特色,这里我还建议大家,在培训的过程中好好学习学校的章程。请大家注意以下的表述:学校坚守“正心诚意,求真向善”的精神,践行“厚德、励学、笃行、拓新”的校训,秉持“习礼乐文,精于术业”的办学理念和“法治、科学、民主、阳光”的治校方略,彰显“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立足广东,面向社会,服务发展,努力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总而言之,大家要围绕商科的教育教学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多思考,多实践。要走“学”“教”“研”“评”相结合的路子,在实践中摸爬滚打,形成自身商科教师独特的气质和素养。
同志们,老师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广东财经大学的跨越发展也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包括在座的每一位广东财大人长真本事、干真实事、做真广东财大人才能实现。希望大家戮力同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起建设更加美好的广东财经大学!
最后,祝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新教师在新的工作中顺心、如意、健康、快乐!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