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南方金融业如何“输血”实体经济?50多所高校学者云聚广财这场研讨会

2022-11-09 21:19:16

近日,第十届中国投资学年会暨投资学科建设研讨会以云上会议的方式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围绕“新周期下的投资:新趋势、新机遇与新挑战”主题,开展了5场主旨演讲和27场学术分论坛,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百余名经济金融学者与会,聚焦中国投资学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投资发展建言献策。

“正确的金融发展、开放顺序应该是‘金融市场开放—资本项目开放—货币国际化’,我想这也是央行强调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原因。”吉林大学“匡亚明学者”卓越教授、横琴粤澳深合区智慧金融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李晓关注人民币国际化。在他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的核心在于国内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与发展,中国金融市场深化发展的标准不仅是交易成本和正式、非正式的进入壁垒很低,还包括规则、制度更加透明且可预期,具备深度、广度和弹性恢复能力等。

“政府引导对外投资,对于防范恶性竞争和扎堆的情况会有很大帮助。”在对外投资方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自贸区研究中心主任蔡宏波建议,通过观察本行业领头羊公司和其他企业的情况,总结他们在应对和投资决策上的经验教训,可以成为本企业对外投资的参考,尽可能最大地发挥企业跨国生产效用,让对外投资成为企业获得外部优势的真正途径。

金融业如何为实体经济“输血”,是现场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焦点。

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田轩看来,金融业本质上是服务业,产融结合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道路,即企业要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组织优势,通过做企业风险投资,脱虚向实,把资金下沉到实体经济,而不是在金融领域空转,以此来帮助小微企业成长。“这样一来,大型企业做了提前布局,中小微企业也获得资金,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达成了‘双赢’。”

“当前,高质量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其中一个重要含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田轩补充说道,过去多以资源投入为主,现在更多是技术提升,因此要努力提升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同时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乡村振兴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之一。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万广华认为,从收入和就业视角评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经济收益来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不能只看一个公共设施工程的投资回报率有多高,而要看它的减贫困效应,看其对健康的影响。”万广华说,饮水安全工程还有助于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促进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我们应特别留意年幼者和偏远村庄,要关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的饮水安全问题,这些群体应是乡村振兴关注的重点。

 

(南方+于2022年11月08日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11/08/c7046293.html?colID=0&firstColID=3829&appversion=9400&from=weChatMessage&date=bnVsbA==&layer=4)

作者/通讯员:朱戈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