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过”的那些路

2018-11-05 15:31:29
文艺

我走过很多路:石子路、大马路、林荫道,但我也“坐过”不少路。坐的方式不一样,提起它们感受也很不同,味觉、嗅觉都不同。

火车。火车里总是有特别的味道。空气中总是弥漫着泡面的味道,循着味道对号入座,这应该是香辣牛肉面,那是老坛酸菜牛肉面,还有五块钱一碗的重庆酸辣粉,味道从车头到车尾经久不衰,这桌的人刚刚吃完,那桌的人刚刚打开了调料包。闭上眼,不断有语音提示下一站,这是过路站的火车,像是地铁,不断有人上车下车,也有人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还有婴儿嘤嘤的啼哭声、小孩子打闹的声音,不知道是谁放的一首纸短情长循环了一个小时,情义真的是日月可鉴的长了。座位旁边还传来手机里电视剧主角说话的声音,台词好耳熟,大概是最近大火的哪部剧。刚刚睁开眼,看到走廊里一个卖电子烟的销售员正走过来,嘴里喊着“十块钱你别嫌贵,既是经济又实惠。不上电视不上报,全凭自己作介绍”,偶尔听到东北口音的销售员经过喊一声“来,腿收一下”,疲倦得快要睁不开的眼皮仿佛被逗乐般起跳。大多人没有买到坐票,有的两人共用一张椅子,有的乘客在座位还空着的时候先坐一会儿,等人来了再起身站着,过道挤满了人和行李。

飞机。第一次坐飞机是高考毕业后和好朋友们一起去旅游的时候。取票,托运,安检,一切都好像很新鲜。可能是太过兴奋,侃侃而谈,四个人竟然都忘了时间,狂奔到登机地才发现飞机已经在前两分钟飞走了。现在想想当时服务台一直在用语音播放我们四个人的名字真是羞愧。又匆匆忙忙回到售票处换票,票的时间和数量都有限,又足足在候机室等了两个小时。不敢戴耳机,不敢太沉浸,仔细盯着大屏幕,听着大厅语音。走过长长的玻璃过道,终于登机了。刚刚坐下,朋友就把口香糖递了过来,“听说起飞的时候嚼着口香糖就不会耳鸣了。”甜甜的味道。不是靠窗的位置,想要看到窗外的云只能歪着头,但不知不觉却歪了很久,就为了看那一团团棉花糖和那一抹蓝。

自行车。可以说是“坐”,但是坐下之后脚还是要不断地踩,也称作“坐”吧。家住在县城,不管上学还是游玩,最常坐的不是公交地铁,是自行车,我们也叫单车。一群人浩浩荡荡骑车去玩耍,热热闹闹的样子现在已经有几分模糊了。记得最清楚的是高三那年的冬天,每天五六点起来,外面黑乎乎的,从车房推着单车出来抬头还能看到天上的月亮。在家门口的面包店买上一个面包放在书包里,就上学了。车程太久,大概二十分钟,上坡路又太多,骑车总是骑到想弃车,骑到半路外面才开始变得白茫茫一片,马路空荡荡的,但骑着骑着总是能遇到一起上学的、我们那时被称作“外宿生”的人,不同班的因为这条路认识的人。边骑车边聊着昨天的周测、明天的月考,前天的作业、生物书上疑惑的那个知识点……到了校门口才恍然,对“车友”笑了笑,“好快哦”。想起陈奕迅的《单车》里,“难离难舍总有一些,常情如此不可堆卸。”大概就是回忆起当时情景的感受吧。

想想自己还有很多“车”没有坐过。没有坐过船,没有坐过露天的观光大巴。但与其说是想起了这些交通工具,倒不如说是想起了它们给我带来的回忆,有嘈杂的,有美好的,有快乐的。而与其说是想起了这些回忆,倒不如说是想记住这些感受,这些独特的、只能留在当下的感受。“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所留下的也不过是超越肉身的精神力,所记录的也只是当下的瞬间。希望自己能够带着记录的心情继续“坐”下一段路。

作者/通讯员:卢睿霖 |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