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公仲我校谈世界华文文学发展

2013-11-29 14:36:18

11月27日下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陈公仲为人文学院学生做题为“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和前景”讲座。人文学院院长江冰主持讲座。

陈公仲首先介绍了世界华文文学的现状,认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特点为“广”、“高”、“特”。“广”是指华人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分布广泛,华文作家众多,作品丰富。“高”是指当代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已经达到相当高水准,并对大陆内地的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特”则是指华文作家的创作个性突出、各具特色。他说,海外华人作家大多经过良好的教育,拥有国内外不同生活经历且生活环境稳定,拥有一定的创作优势。

他认为,海外文学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以白先勇、赵淑侠为代表的留学生文学,主要表现为上世纪50、60年代的悲情主调;以大陆移民为主的洋插队文学,如《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以严歌苓、张翎、虹影为代表的新世纪海外兵团。

作者/通讯员:黄栩睿 刘文丽 张爱良 | 来源:新闻中心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