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2019-06-27 09:54:19
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伟大事业,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之路,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水平和教育实效。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广东财经大学努力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与新路径,逐渐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即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以及网上与网下相融合。以“三个融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励学、进德、明辨、笃行,努力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财经类专门人才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障。

课内与课外相融合,增强思政课思想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极富时代感和实践性的课程,跟上时代步伐,回应实践需要,及时准确地将党的新理论与新思想充实到课堂之中,是保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生命力的关键。广东财经大学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性和实践性,通过课内与课外相融合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思想性。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创新精神,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创新。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构建和运用“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情境,达到理论知识内化于心的效果。

另一方面,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通过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寓思想教育于校园实践活动之中。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建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班,采取经典精读的形式,让青年学生直接面对经典作家的文本,达到实践教学目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围绕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四位人物,整理出教材大纲、网络信息、专著书目、口述采访、民间文献、微课视频等各类资料,形成“广东近代人物研究资料数据库”。为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专门出台《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案》,委派教师先后多批次到广东云浮市、江门市、珠海市和惠州市等地,与有关单位对接,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现场教学和指导,使青年学生更直观和深入地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加深对思政课程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

教学与科研相融合,提升思政课理论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教学工作与科研任务的双重使命,教学本身是无法离开科研的,科研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推动教学内容入脑入心的重要发动机。只有扎根在深入研究党和国家新理论新思想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一方面,广东财经大学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理论专著,不断探索并切实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如坚持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有关学科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探讨与交流,对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坚持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研讨会,思政课教师以轮流主题发言的方式对本课程的相关前沿和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和深入交流。

另一方面,坚持不同学科背景的思政课教授带头组建科研团队,聚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与科研有机融合,协调思政课四门主干课程的教研分工。如“概论”课作为教研融合的主力军,在充实科研力量的基础上负责全面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原理”课着重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融入课程内容并重点讲授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哲学论述;“纲要”课主要从历史维度揭示新思想的历史地位;“基础”课则把教研融合的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习近平廉洁修身重要论述上。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真正实现了思政课教学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尊重规律、遵循学理,以理服人。

网上与网下相融合,提升思政课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当今世界是一个网络社会,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渗透到现代人特别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互联网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社会突破了课堂和知识的传统边界。推动思政课创新改革,要树立“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思政课教学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联通网上网下,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既接天气又接地气,让青年学生有更多获得感。

经过实践探索和创新尝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广东财经大学的四门思政课主干课程都被打造成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所有课程都创建了独立网站,学生可以利用课程平台,与教师、同学自由进行学习讨论与线上交流,下载所需学习资料、视频图片和复习提纲等,也可以进入题库,进行在线自我测试,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网上共享。同时微课、网课等创新模式也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不断涌现,正重新定义思政课的“打开方式”,从广大学生不断抬升的点头率、回头率中不难发现,思政课教学网上与网下相融合的做法蕴藏着更大的改革动能和创新活力。引导思政课教师用贴近学生的话语、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时代元素,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思政课未来的重要努力方向。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呼唤着更富改革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以“三个融合”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有利于真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有利于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有利于源源不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作者系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作者/通讯员:黄晓波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