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想要当教授,先过教学关

2015-09-09 14:44:42

广州不少高校注重职称改革,重奖优秀授课教师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韦英哲 通讯员 罗贤甲 黄芊)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2016年完成首次评审,增设正高级职称,改变重论文轻教学的倾向。正当中小学职称改革备受关注之时,广东高校的职称改革也在尝试破冰。

日前,广东财经大学首次评选5名“最佳授课教师”,每人获奖2万元。校方表示,此举主要是为了引导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未来教学水平也将成为该校教师评职称的指标之一。

首次评选“最佳授课教师”

日前,广东财经大学重拳推出“最佳授课教师”评选活动,首批五位“最佳”出炉。昨日下午,该校召开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五位“最佳授课教师”在会上受到表彰,学校给予他们各2万元的奖励。

五位获奖老师中,年龄最小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孙晓晖。他出生于1984年,四年前博士毕业后在广财大任职,连续3年在学院内的学生网评中排名第一。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杜承铭表示,学校开展“最佳授课教师”竞赛旨在引导教师更加注重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潜心教书育人。

评职称将与教学挂钩

多年来,“重科研,轻教学”、“只讲课,不育人”一直在高校育人工作中遭受诟病。据悉,在鼓励教师潜心教学方面,广财大除了推出“最佳授课教师”评选活动,还将在教师的职称评定时更加重视教学能力、水平和效果以及师德师风的考察。

杜承铭告诉记者,教师评职称过程中,除了科研能力,还要专门对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比如有100人申请评教授职称,名额只有50个,会对这100人的教学水平进行排名,排名前50名才有资格。”

注重教学,是否会削弱科研?“教学优秀的老师一般科研也比较优秀。”杜承铭说。记者了解到,评职称的教学水平评价包括学生衡量和专家组评估,目前校方正在拟写具体的评价细则。

(信息时报2015年9月9日报道)

作者/通讯员:韦英哲 | 来源:信息时报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