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蝉》鉴赏

2022-09-30 09:24:38

《咏蝉》

李百药

清心自饮露,哀响乍吟风。

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隋唐时期的诗人、历史学家。儿时多疾病,祖母赵氏故以百药为名。七岁解属文,富于独立见解。好学博识的李百药的仕途坎坷,隋文帝时遭谗被贬,炀帝时被削去爵位。隋末动乱,政权频换,期间遭谗入狱。而归顺唐朝后,又因为高祖听信谗言而流配泾州,直到唐太宗时才得到真正的重用。坎坷曲折、多磨多难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李百药刚正不阿的品格。而这首五言咏蝉古诗,正是诗人李百药托物言志,表达自己情思的作品。

首句“清心自饮露”是对蝉的生活习性的细致描写,塑造了高洁的蝉的形象。在古人眼中,蝉象征着清高、纯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认为蝉在最后脱壳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到脱壳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和树汁。蝉只饮用纯净的露水,不食用人间俗物,表现出蝉的高洁。且用“清”这一个纯粹透明的字来描写心灵,更是突出了蝉的清高。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生活习性,实际上处处含着象征。清高只饮露的蝉或是诗人对自己的自喻,或是诗人理想中的人,清高孤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次句“哀响乍吟风”写蝉在秋风来临时的哀叫,塑造了慷慨不屈的蝉的形象。吟风是指在秋风在呼呼作响,而哀响是指蝉发出的凄婉叫声。根据我们对蝉习性的理解,蝉只存活于夏天,到了秋天秋风起时,蝉就即将消逝在世间。而诗中的“哀响乍吟风” 是蝉在秋风来临,死亡将至时的高歌。那绝唱悲凉凄惨,唱出对于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悲伤。那绝唱同样壮烈慷慨,唱出对死亡来临的不惧,用最后的声音向世界宣布自己的离去,唱出自己的内心,喊出自己的声音。为弱小的自己,为博大的生命。而这倔强不屈的蝉正是诗人的象征。诗人遭谗,遭贬,遭遇生命的威胁,在他人生场场的“秋风”里,他像蝉一样坚韧、高歌,在绝境中呐喊。

“未上华冠侧,先惊翳叶中”这两句是全诗的亮点。一方面使用对偶的手法。“未”、“先”表示时间顺序的先后,“上”、“惊”均为动词,而“华冠”、“翳叶”为表示事物的名词且均有典故,“侧”和“中”对应,为表示位置的名词,对仗极其工整,属对精工。另一方面,相比于前两句而言,这两句诗蕴含的情感更为外露,隐而有所发。“未上华冠侧”,指没有飞到华冠的上面,这里运用典故,出自《南史·朱异传》:“异除中书郎,时秋日始拜,有飞蝉正集异武冠上,时咸谓:蝉,珥之兆。”古代大臣所戴官帽两侧,往往蝉纹作装饰,故蝉纹是做官的代表。而“未上华冠侧”暗指诗人仕途不顺。后一句“先惊翳叶中”同样有着典故,出自《晋书·顾恺之传》:“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翳叶就是指蝉隐蔽自己的叶子。“先惊翳叶中”表面上写蝉在风雨来临时躲避在树叶下,实际上是指诗人现在面对危险和风浪时,只能惊慌失措地躲在翳叶之中。这是诗人对自身境遇的哀叹和自嘲,不能够爬上华冠两侧,只能在命运的风浪来临时躲避在叶下,流露出诗人的悲哀。

初读此诗时,对诗歌的内容不太理解,对诗人想表达的感情也难以感悟,只是觉得诗人在感伤之下似乎暗含慷慨之情。这与《旧唐书·李百药列传》中对李百药的评价“藻思沉郁,尤长于五言诗,虽樵童牧竖,并皆吟讽”有所不同。其实,李百药作为陈朝遗臣,他的诗歌体现了南北朝诗歌融合的特点。而这首《咏蝉》就是很好的例子。本诗通过蝉清心饮露,哀响的描写,想要塑造的是坚韧的蝉,是贞刚的蝉,心自清而无惧诋毁,临危境而不屈不挠,似乎有一股慷慨浩然之气。而这就有着北方诗歌的贞刚,富有气质,格局辽阔。《咏蝉》也受到南方诗歌影响,托蝉寄情,句式工整,有意识地使用对偶,运用象征典故,含蓄蕴籍,需要人去细细品味。《咏蝉》兼采南北诗歌之长,是一首南北朝诗风融合的佳作。

同样是托蝉言志的诗作,与虞世南的《蝉》相比,这首诗在描摹状物方面有所不及。虞世南的《蝉》有对蝉垂緌的细节描写,“流响”词语的使用使所塑造的蝉的形象栩栩如生,更为生动。而且在表达方面,虞世南的《蝉》更直白明了,读者能够较为顺畅领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思。而本诗则稍隔,诗人的真情实感难以被读者直接领会。但在蝉与诗人的融合方面,本诗却更胜一筹。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这两句,似是描写蝉,更似是描写诗人本身,诗人的位置突出来。但这首诗全篇都在描写蝉,没有直接出现诗人或诗人的体会。物我高度契合,诗人和蝉是一个共同的精神体,蝉的境遇、心境与诗人的境遇、心境高度吻合,混融一体。虽尚未能达到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无我之境”,做到真正的物我合一,但同样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佳作。

(此文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学成果,指导老师:人文与传播学院教师万静)

作者/通讯员:2021级汉语言文学区安琦 | 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