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下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南国商学院)国际会议厅顺利召开。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汤贞敏,我校校长于海峰、副校长陈国栋,南国商学校董事长丁小军、执行校长王华、副校长赖志立,广东科技学院校长梁瑞雄,广州工商学院校长王日华,广州华商学院执行校长郭银华,我校教务处处长张军,广东金融学院教务处处长文芳,广州商学院教务处处长王健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务处处长李俊,广东白云学院会计学院院长马丽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唐静,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蒋海,广州工商学院商学院副院长张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约2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于海峰主持。
首先,王华代表南国商学院致欢迎辞,对莅临参加筹备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王华谈到,作为大湾区的财经教育类高校,应当主动担负起为大湾区的人才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等作出积极的贡献。财经教育涉及到人才培养全链条和各个环节,充分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汇聚起粤港澳三地高校、企事业单位的智慧和力量,汇集一批业界专家学者,为大湾区的财经教育人才发展,探索出具有湾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于海峰介绍了成立专委会的背景和目的,他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分别对此进行了战略部署。与此同时,201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新文科概念,2019年教育部联合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共同启动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教育部还成立了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在这两个背景下,落实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国家战略和顺应高等教育新文科(新财经)发展机遇,传统财经教育急需改造升级,为凝聚广东省新文科(新财经)领域的研究资源,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构建新文科(新财经)发展新生态,创设人才培养新模式,促进财经类学科、专业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粤港澳三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广东财经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与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州华商学院、广州商学院、广东白云学院等10余所高校共同发起设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感谢在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的指导下,在相关高校、企业的关心支持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按规定程序经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批准筹设,各项筹备工作都在有序进行,确保成立大会于10月份顺利召开。同时,表决心表态度,发起单位将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会上,会议就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等候选人,《管理办法(草案)》,成立大会召开工作方案有关事项等进行了充分讨论,取得了很好效果,与会人员均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建议和意见。
最后,汤贞敏在会议讲话中谈到,成立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粤港澳高等财经教育专业委员会是我省教育发展的又一开创之举,极其重要。本次筹备会议的召开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具有深远的意义。肯定了与会人员集思广益,讨论充分,会议达到了预期效果。他从宏观和细节上就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等候选人,《管理办法(草案)》和成立大会有关事宜分别作了具体的指示和指导:一是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秘书长、监事长等候选人要扩大范围,吸收知名企业和行业专家,要多动员港澳高校参与进来;二是强调《管理办法(草案)》中业务范围要增加产教融合、学科专业建设、体现高等财经教育特色等内容;三是要严格按程序成立理事会、监事会,草拟好筹备工作报告、候选人产生办法和《管理办法(草案)》说明,细心筹划好成立大会议程,高质量完成成立大会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