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曾志辉:强化纪律意识 增强“四个定力”

2024-05-24 16:43:19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要求,组织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践行党纪学习教育要求,要正确把握“四个定力”之间的内在关系。

把好政治定力“总开关”

增强政治定力,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维护政治核心。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克服艰难险阻、战胜风险挑战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面对社会思潮纷繁多样、意识形态斗争错综复杂,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不动摇,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政治定力,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有清醒的判断、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能够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用好纪律定力“戒律尺”

增强纪律定力,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对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纪律意识,自觉用党的纪律规矩约束自身行为。要学纪,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增强学习党纪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要知纪,熟知党规党纪的内容,知晓纪律的边界,不逾纪律“底线”、不越纪律“红线”;要明纪,形成方向正确、是非明辨、公私分明的办事准则;要守纪,以纪律为镜正好衣冠,以纪律为尺校正偏差,以纪律为鉴迈好步子。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将他律化为自律,把外在约束变成行为习惯,自念“紧箍咒”,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追求道德定力“高标准”

增强道德定力,是党员干部洁身自好、执政为民的立身之本。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人生必修课,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涵养心怀天下的“大德”,确立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之德,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国家同向同行。厚植人民至上的“公德”,强化对人民、对社会的担当之德,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践行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培育修身律己的“私德”,锻造具有浩然正气的个人之德,时刻自省自律,守住廉洁自律底线,守住小事小节红线,守住优良家风防线,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

拧紧抵腐定力“安全阀”

增强抵腐定力,是党员干部不变质、不失节的根本保证。通过党纪学习教育,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敢腐,缘于外在压力而不敢为之。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力度。不能腐,缘于制度约束而无法为之。要扎紧不能腐的笼子,坚持权责法定原则,健全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机制,明晰权力边界,规范工作流程;制约独享权力,防止决策“一言堂”,不让权力游离于制度规范之外;监督滥用权力,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对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行为严惩不贷。不想腐,缘于行为自觉而不想为之。党员干部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克己奉公、清廉自守,坚决抵制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确保自身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本文作者:曾志辉,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沛军,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南方日报于2024年5月14日报道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405/14/content_10099053.html?from=weChatMessage)

作者/通讯员:黄俊彦 | 来源:科研处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