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利:科研开拓创新 育人春风化雨

2022-07-05 14:53:30

法学院孙占利教授是同事们公认的“拼命三郎”,也是学生眼中的良师益友。从教二十七年来,孙占利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以前瞻眼光不断探索研究新领域新问题,注重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法治思维,用真诚和关怀温暖感化学生,以诲人不倦的精神为学生照亮“法律人生”的道路,以与时俱进的科研理念为法治注入“新”的力量。

敢为人先 寓教于新

“那时互联网刚进入中国,我便开始关注这个领域的新型法律问题。”1997年,互联网尚未在国内普及,信息网络法治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相关研究的关注度并不高。在对国家信息化发展需求的精准预见下,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孙占利决定投身本领域的法学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耕耘,孙占利在该领域取得了丰富的创新性成果。近年来,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先后成立了“信息网络法治研究中心”和“智慧法治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立后,孙占利带领团队针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协同攻关,研究智慧法治、数字治理、算法治理、自动驾驶、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法律问题,致力于将这一领域的教学研究打造成为我校法学专业的“新名片”。

提及“信息网络法治研究中心”和“智慧法治研究中心”,孙占利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从事这个领域研究以后,最初是研究具体的法律问题,后来开始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个领域会不会成为一门新的法学学科?如果开设课程的话课程名称是什么?学科体系该如何构建?”十多年前,孙占利就提出了“信息网络法学”的概念,探索构建了这门学科的体系,出版了相关著作并开展教学工作,以前瞻的眼光走在行业前列。近年来,随着智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他又开始思考探索新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建设智慧社会的重大部署,为我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智慧社会法治建设的关键就是智慧法治,于是我们率先成立了‘智慧法治研究中心’,这也是广东省法学会在本领域唯一的法治研究基地。”2021年1月,中共中央发布《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智慧法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孙占利任学科组长的法理学专业于今年开始招收智慧法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聚焦信息网络法和智慧法治研究,孙占利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16项,专著、合著及主编著作8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有关部门采纳,参与了《电子商务法》等国家和地方立法工作,科研成果获得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广东省法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科研上取得硕果的孙占利表示:“持之以恒和充满激情地从事一个领域的研究,就一定会取得成绩。各类项目的立项,既是对我们团队过去研究工作的认可,也是后续研究的新起点,我们努力在项目支持下取得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我国智慧社会建设与发展。”

在孙占利看来,科研和教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他一直在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十多年前就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开设了《信息网络法学》和《电子商务法》课程,培养信息社会时代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多年从事兼职律师和仲裁员的工作经验也让他对如何培养学生法律实务能力有更深的了解,于是在2009年创办了我校法律诊所,之后又针对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中重诉讼轻谈判的现象,率先开展《法律谈判》的课程教学。

诲人不倦 求索不止

从事教书育人工作以来,孙占利将奉献与坚守的精神贯穿于自己的教育生涯中,对于教学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与创新。孙占利发现法学教育中最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并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出案件的解决方案,但学生却可以理解老师给出的答案。孙占利认真思索背后的原因,认为学生并不是不懂法律知识,而是缺乏法律思维,于是潜心研究总结出一套实用的法律思维体系,助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的法治工作。正是教学的需求使孙占利不断创新,实现了老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双赢”局面。

在教学生涯中,孙占利也遇到过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但学习效果并不好的现象。对此,他总是鼓励学生不要轻言放弃、否定自己,而是要信心满怀。同时,他也致力于找到原因并因材施教,通过引导和交流让学生打通思维中的“任督二脉”。“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法律思维体系,就知道如何做到Think like a lawyer了。”孙占利说。

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孙占利也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担起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在孙占利的影响下,很多学生不仅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本领,也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提及印象深刻的学生,孙占利与我们分享了1997级黄海钦的故事。黄海钦现任陆丰市人民法院院长,工作以后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多年,但我仍然记得他在学校学习时上课的场景和课后与我讨论的情景,他的家国情怀、一身正气、勤奋努力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经常用海钦作为榜样鼓励后来的学生。”孙占利说,“培养出优秀人才是教师职业的荣耀,我们也为曾经教过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兢兢业业 关怀备至

在孙占利的眼中,教师是“用心”的职业,教书将心比心,科研严谨专心,不断开拓创“新”。从教近三十年,孙占利一直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对他而言,教师工作是没有节假日的,熬夜工作更是家常便饭。教师这份职业固然辛劳,但看到学生学以致用奉献社会,听到学生们事业有成,孙占利便觉得收获了这个世界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占利的用心与真诚赢得了学生的爱戴。现于西南政法大学读博的学生钟晓雯坦言:“我最想对孙老师说的话是谢谢!不管是不是孙老师带的研究生,只要学生遇到难题,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耐心指导,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对学生的生活困难鼎力相助。”孙占利经常教导学生要用心做事,这份谆谆教诲学生们铭记于心,直到现在,与钟晓雯同门的学生组建的微信群群名依旧是“用心做事”。现于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学生许瀛彪说道:“孙老师对我们学生的关爱、帮助与鼓励是无微不至的。记忆中有一幕特别深刻,多年前一个傍晚在北校区偶遇开车回家的孙老师,当孙老师得知我正在准备考研时立即下车对我悉心指导、叮嘱再三,给了我极大鼓励和帮助。”孙占利的真挚诚恳深深打动了学生们的心。钟晓雯说:“有知识,有努力,有真诚,有宽容,这大概就是孙老师的人格魅力吧。少年不知青云志 ,直到遇到了孙老师,方知努力为何物。他教会我的不止是知识,更多的是努力和真诚。”

对年轻学子来说,孙占利是亦师亦父的存在。他不仅传递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成长。即使不是自己带的研究生,孙占利得知学生生活困难,也会慷慨解囊。孙占利的温暖善意和细致关怀,像绿了江南岸的春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称号、荣获广东省法学会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和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二等奖……孙占利已在科研与教学方面硕果累累,但他依然响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永葆对科研的热爱与激情,不断开拓新的法学领域。在人才培养方面,孙占利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乐,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注重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情怀的法律人。

摄影:
作者/通讯员:梁嘉瑶 宋卓书 刘盈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