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傅广宛来校作学术讲座

2024-05-24 11:21:27

5月20日、21日,公共管理学院在广州校区、佛山校区连续举办两场题为《当前中国数字公共治理的忧思》讲座,讲座特邀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傅广宛教授主讲,他深入剖析了当前中国数字公共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并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在场听众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傅广宛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以其在公共政策量化分析领域的丰富经验,为公共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众多深刻的洞见。他的研究不仅基于期刊论文、调研报告等材料,更注重数字分析结果在公共治理学科中的实际应用。他认为,数字分析结果是数字公共治理最重要的基础。

傅广宛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数字公共治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实现治理自动化;二、治理规律的表述;三、政策方案的规划;四、治理过程的监控;五;治理结果的评价。

随后,傅广宛分析了中国公共治理数字分析的最新态势。他认为其最新态势有以下四个特点。一、增长趋势不减;二、增长速度减缓;三、基本工具未变;四、计算软件增多。他指出,临界慢化效应有助于相关学者冷静思考数字发展中所走的“弯路”和出现的弊端。在数字公共治理研究的操作层面,傅广宛指出当前存在的一些误区,包括生态谬误、数据层面混乱、无视应用条件等,他强调了方法与数据匹配的重要性,并指出当前数字公共治理的学术研究中存在流行的错误评判标准、出现了研究方法流行化的现象。在数字公共治理研究的道德和哲学层面,傅广宛指出了“大道至简”的重要性,他呼吁学术界回归本源,深入研究数字公共治理。在数字公共治理研究的技术层面,傅广宛指出“量化分析中的算法帝国主义”的危害,他指出算法至上容易导致研究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最后,他还强调了在数字公共治理方面学术环境监督和讨论机制的重要性。

在数字化浪潮中,数字公共治理的创新与挑战并存。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师生交流了数字公共治理研究前沿,更为学子们指明了方向,激发了他们对数字公共治理的深层次思考,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中勇往直前,积极探索数字时代的公共治理之道,为中国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贡献青春力量。

摄影:曾华强
作者/通讯员:曾华强 | 来源:公共管理学院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