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财经大学校企(政)合作交流会暨“琶洲会客厅”系列科促沙龙启动仪式举行

2025-05-15 17:11:13

5月14日下午,“2025年广东财经大学校企(政)合作交流会暨‘琶洲会客厅’系列科促沙龙启动仪式”在广州校区产教融合大楼A座3楼报告厅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市海珠区低空经济工作专班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广东省软科学研究会承办。会议吸引了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行业专家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低空经济的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及政策趋势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校长于海峰、副校长张凯出席会议,社会合作处处长吕瑛主持会议,1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

在第一阶段的校企(政)合作交流会上,于海峰致欢迎辞。他表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且前景广阔。广州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科研资源,在低空经济领域占据了先发优势,具备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高地的巨大潜力。于海峰着重指出,广东财经大学近年来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跨学科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通过建设以“琶洲会客厅”为代表的开放共享平台,学校将进一步汇聚高端智慧力量,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于海峰与企业代表共同见证了“校企合作·共创未来”合作项目的正式启动。本次合作凝聚了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虚拟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促进会、广东省互联网业联合会、珠江电影集团、广东特殊资产赋能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广东省注册税务师协会等多家行业领先企业和机构的力量,旨在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创新资源的高效对接与转化。合作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广东财经大学在服务区域经济、商业场景创新及新兴产业培育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未来,校企双方将共同打造具有实践价值和深远影响力的创新合作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智慧与活力。

随后,于海峰为华科尔智飞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唐玉兵等8位专家颁发了“广东财经大学MBA校外实践导师”聘书。张凯为广东华科尔智飞科技有限公司、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小荷蜻蜓机器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千机海纳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授予“广东财经大学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牌匾。通过汇聚专家资源与企业力量,此次合作将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实习实践机会,助力产学研协同发展,为产业升级与创新实践注入强劲动力。

在第二阶段的“琶洲会客厅”:“智启低空·链动湾区”低空经济专场报告会中,张凯详细介绍了“琶洲会客厅”的创立背景和目标。他表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智库与人才高地,广东财经大学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切入点,充分发挥地处核心区域的优势,搭建集高校科研、政府政策、企业需求与行业趋势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平台,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展望未来,“琶洲会客厅”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促示范标杆为目标,将通过优化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创新研发以及深化校政行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并为湾区现代化产业提供更多“广财智慧”解决方案。

随后,多位国内低空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及业内人士进行专题演讲,探讨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及政策趋势等重要议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桃花,以《低空经济:产业演进路径与航空器技术创新》为主题发表演讲。她提出,低空经济正面临产业演进的双重路径依赖问题,并提出通过加快“五网融合”建设——即基础设施网、空中航路网、通信导航网、空域管理网与低空服务网的创新发展,推动低空经济的技术与市场价值转化,实现场景资源和产业链的有效联动。通过复杂系统管理理论构建产业演进框架,并结合产品技术与场景需求的共演,将显著提升该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发展效率。

深圳市虚拟大学科技成果转移促进会副会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庆春,以《低空经济服务保障:从体系构建到运行实践》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提出,完善低空经济服务保障体系并推进标准化运行实践,是解决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低和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关键途径。他建议,通过技术研发与场景化落地相结合,构建涵盖通信导航至低空运营的多层次服务架构。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覃海群,以《迎接低空融媒体新时代》为主题发表演讲。她提出,低空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将迎来全自动化时代,其全球领先的无人机控制系统V4已于2025年1月发布,可实现运输、放飞、收纳、充电的全面自动化操作,为低空经济提供高效支持,同时推动低空智联网与低空服务网的协同发展。这一技术突破为无人机灯光秀等低空数字媒体应用场景提供了强大的通信与操作保障,标志着“天空数字新媒体”基础设施化迈入新阶段。

华科尔智飞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唐玉兵以《低空经济典型行业应用-消防无人机锻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发表演讲。他提出,通过自主研发专利产品与技术创新,低空经济的典型应用正在快速拓展,无人机在消防救援、农业植保、物流配送等领域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尤其是在消防无人机领域,其技术的发展被视为激活低空经济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为提升应急救援效率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低空经济将凭借尖端技术与跨领域创新,为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科技进步及行业发展提供全新思路。

深圳天空汽车网络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白焱以《天空飞车低空场景化应用及思考》为主题发表演讲。他表示,低空经济的创新突破备受关注,其中城市空中交通成为重点方向,医疗物流率先实现实际应用场景的开拓。以无人机为核心的城市空中物流网络,正在改变传统物流模式,为智慧应急和医疗运输提供高效的支持方案。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未来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也有望在低空物流与城市交通中提供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支持,进一步赋能低空经济。

我校教务处副处长潘苏以《加快低空经济的经济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主题发表演讲。她指出,近年来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广泛关注,并在政策支持下展现出强劲发展潜力。低空经济结合无人飞行器、低空智联网等新质生产力,为市域治理和经济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加强空域经济学研究与技术融合,深化校企产教合作,已成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相关人才培养及产业协同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我校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教授张杰以《低空经济:从无人物流到无人供应链》为主题发表演讲,聚焦无人物流与无人供应链领域,提出通过整合无人驾驶、自动仓储机器人、无人机配送等技术,实现物流全流程智能化与自动化,为低空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他提出以“数智供应链”作为专业特色方向,通过优化本科课程体系,引入前沿课程,强化工程管理与校企合作,致力于打造无人物流与无人供应链领域的一流教育标杆。

我校地理与环境经济学院副教授李丹以《面向低空经济的社会治理与人才教育》为主题发表演讲。他分享了广州市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引领行业发展潮流,特别是广财团队提出“低空治理大脑”的概念,将无人机集成多源传感器与数字分析技术相结合,用于动态噪声监测、电磁干扰预警及飞行器适航区域优化,为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了关键依据。同时,通过开发低噪声螺旋桨技术和静音飞行认证服务,广财团队为低空飞行在城市环境中的可持续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展现了高校科研在低空经济建设中的突破性贡献。

本次会议汇聚了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先企业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低空经济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及政策趋势。与会代表围绕低空经济生态建设及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展开交流,为区域产业升级和创新注入了新动能。

摄影:
作者/通讯员:卢岳 | 来源:工商管理学院/粤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 编辑: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