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孙晓晖: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2025-11-21 08:45:13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广东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地方视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在这次视察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了新要求。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广东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东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本期《南方》杂志邀请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结合广东实践展开圆桌讨论。

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孙晓晖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广东之行,首先来到“中国金柚之乡”梅州,了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这一矛盾在广东这一经济大省同样具有鲜明体现:珠三角“一枝独秀”与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城市繁荣与乡村短板交织,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广东要真正“挑大梁”,就必须敢于直面瓶颈制约,在补齐短板中增强发展韧性,以制度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未来五年,广东要挑起大梁,必须直面自身发展的短板弱项,精准发力,攻坚克难。首先,要着力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瓶颈。需健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强化珠三角核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产业有序转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举措,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加快发展,聚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激活广东发展新棋局。其次,要全力突破产业转型升级瓶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再次,要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破解土地、能源、人才等要素约束,率先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功能完善的资本市场、流动顺畅的劳动力市场、转化高效的技术市场,为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广东“挑大梁”,是党中央赋予的光荣使命,更是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锚定“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立足省情、系统谋划、改革破局,在破除瓶颈中增强韧性,在补齐短板中实现跃升,奋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广东智慧与广东方案。

(南方杂志于2025年11月17日报道链接:https://www.nfzz.net.cn/node_9f2c953467/8d7657e743.shtml?share_random_flag=0.55054)

作者/通讯员:马克思主义学院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