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召开
校长王华作专题报告
校党委书记黄晓波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黄芊 时培明摄
5月31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在综合楼408报告厅举行。校长王华作《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浅谈——兼谈我校新改革新发展》专题报告。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党政群团工作机构负责综合工作的科级干部等参加会议,校党委书记黄晓波主持会议。
王华围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综述、广财面临历史性抉择、广财改革发展思考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新思考、新设想。
王华梳理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阐述了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理念、根本主题、奋斗目标、基本思路等。在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后,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要应对的考验和风险、须破解的危险和矛盾、应避免的陷阱和限度,并进一步强调要运用战略辩证思维,树立问题意识、目标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创共享造思想,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和钉钉子精神的刚性执行力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结合“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五大发展理念”,“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建设,法治社会建设和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我校在全国财经大学和广东高校、全国高校中所处的地位等,王华深入分析了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学校必须走“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
王华指出,走“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首先要全面理解“应用型”、“高水平”内涵。应用型是一条道路,其本质是让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行业,为所有大学提供了彰显办学特色的途径。国家分类推进高水平院校建设,其中就包括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走“应用型”大学发展之路必须抓住机遇进行战略转型,而转型的关键在于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围绕和贯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解决明确办学定位、调整专业设置、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应用研究、提升师资水平等基本问题。要建立需求导向,合理定位,从“以量谋大”转向“以质图强”,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广财发展的基本遵循;要以组织方式创新推动转型中的各项改革,立足服务地方,依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走“应用型”道路必须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要把现行领导体制运行好,党委把好方向,校长执行好党委部署决定;要把学术组织作用发挥好,把行政权力从学术领域中撤出,用章程、制度保证学术权力合法有效行使;要把民主管理与监督把握好,始终坚持“法治、科学、民主、阳光”治校方略,把一切权力置于阳光下接受各方面监督。
未来学校应如何进行改革发展,王华从明确目标、筹划未来,转变观念、补齐短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他指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是学校改革的目标,要借助“互联网+教育”推进大学组织结构转型,促进个性发展,重构学校教育的生态系统;推进教师成为学习组织者、讨论主持人、情景角色导演、活动评论人、思想启迪者。须放弃不切实际的对“研究型”的盲目追求,投身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伟大事业之中;从“以知识为导向”转向“以能力为导向”,从狭义的“课堂教学”走向更广阔的教学活动;迅速补齐制度、体制、机制的供应不足,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改造、重构及与之相配的课程群规划建设,进行学科方向凝练和学科群构建,从政府规划、经济社会实际中挖掘重大题材建立科研高峰。须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体制创新、需求导向,要进入举办者和需求方的话语体系、围绕话语体系要求构建相应的学术体系和建设强大的学科体系,营建广财话语权,以期在地方政府决策、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企业行业发展规划,在经济运行、社会管理、文化教育、法治民生、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出现有震撼力的广财声音。
王华强调,必须立足大学生物链的逻辑起点,深化综合改革。所谓“综合”,就是观念与事项、科研与教学、干部与教师、教师与学生、课程与专业、行政系统与教学系统一起改。所谓“深化”,就是必须触及灵魂,触动利益格局,改变体制机制现状。他还就教学组织、行政机关、后勤保障、资产管理、校区管理、学生管理、干部管理、教学教辅人员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改革设想,分析了办学中各类人员的相互关系,描绘了学校未来改革发展的蓝图和风清气正的环境。
黄晓波作总结讲话,强调当前学校正处于改革关键阶段,大家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党委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学校和本单位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校长讲话精神,并把精神传递到师生中、落实到工作中,进一步坚定决心信心,同心协力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全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