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王华在全校中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2012-08-31 14:33:23

在全校中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王 华(2012年8月30日)

一、几件喜事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继续领先。获得72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教改项目立项;获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国家基地(与“985”、“211”大学并驾齐驱);省教育厅向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推荐我校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典型经验材料。

今年科研方面喜报频传:我校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获得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其中自科基金项目创历史最高。

几个特点:1、历史性的突破:林慕华讲师在《中国社会科学》以第一作者发文,在广商是首次(司马晓雯曾以第二作者身份发文);蔡佳讲师在《中国科学·A辑,数学》上发表论文;陈红彦副教授、麦思杰副教授分别在《法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等学科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许永甲、张晋红、郭景萍等教授多年以前曾经在这些期刊上发过论文),这是广商教师在沉寂多年后,重新出现在这些顶级学术期刊上。另外,白仲国、刘玉记教授分别在国外的《国际系统科学期刊》和《地中海数学期刊》上发表论文。2、老优势继续保持,新势力迅速成长:金融学院团队国家级项目6项,占46%;工商管理学院3项,占23%。这说明,树立目标,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必有收获;3、中青年教师是主体,博士是中坚:林慕华、蔡佳都只有31岁,陈红彦34岁,麦思杰37岁,后生可畏。在获得的13个国家级项目中,31-40岁的教师6人,占46%,41-50岁的6人,占46%,超过50岁的1人,占6%。4篇国内顶级论文的作者,全部是31-37岁的年轻人且都具有博士学位。在获得国家级课题的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位,占77%;讲师4位,占31%,副教授6位,占46%,教授3位,占23%。我校的未来在中青年教师身上,所以,要把中青年教师,尤其是青年博士的培养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实施。

社会服务方面,由朱信贵、黄晓凤和李宏组成的课题组,于2011年12月完成了《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汪洋书记批示“赞成关于广东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向、重点任务和政策建议。”

当然也有坏消息,我们一个市级重点人文社科基地被摘牌了。其中有很多原因可究,但不可回避的是,我们的研究如何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展开,我们的基地建设应如何围绕协同创新的方向发展,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关于协同创新和学术组织变革

今年暑期书记校长读书班的主题就是“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促进高校内涵发展”。陈云贤副省长、万庆良书记、张辉副部长以及罗伟其厅长先后在读书班发表了重要讲话。

陈云贤副省长提出了“高校要转型升级”,要“注重挖潜、优化学科、调整结构、提高水平”,要“改革高等教育体制,转变思想观念,加强组织变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万庆良书记介绍了广州走新型城市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和今后发展的方向及蓝图。提出了建立广州市与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的建议。

张辉副部长从理论高度和实践规范上,阐述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校管理体制的内涵。

罗伟其厅长在读书班总结讲话中提出,“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并将之贯彻于实践,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并要求“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培养创新人才”;要“打破学科壁垒,搞协同研究;克服学术组织分散化、集成攻关能力弱的缺陷,在成果认定、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的制度上加强对协同创新的制度保护”;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以协同创新为引领,自觉服务社会需求”,要求各校“按分层定位原则,确定协同创新的方向、模式和机制”。

结合几位领导的讲话精神,这里我想着重谈谈学术组织变革与协同创新问题。

当前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存在组织结构类型单一,分层不合理,组织职能褊狭,缺乏活力,组织运行不畅,组织建设措施不力等问题。优化和创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应着眼于深化基层组织的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多样化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多元化的组织职能,增加组织活力,依据不同层次和类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价值取向进行组织结构的动态选择。

原有的科研管理体系基于传统的院、系框架建立,有利于教授的个体及小规模研究,但却不利于开展跨学科、大团队联合攻关。因此,有必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动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以学术组织创新“倒逼”科研管理理念和体系的变革,从“管理—服务”型向“组织—策划—服务”型转变,从分散型向综合型转变,从直线式管理向矩阵式管理转变,从“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实现科研力量的有效组织和整合,保持和提升新兴学术组织的竞争优势。

学术组织应是一个多元整合的整体。首先,要强调整体性。游兵散勇,各自为政,谁都想领头,没有学术队伍,没有稳定方向或方向之间没有相互支撑和关联(所谓学术群),没有长远规划,这是很致命的。所以要有整体设计的学术组织,构建跨学科的学术平台,聚集多方面的学术人才,建议有层次的学术梯队。其次,是多元的整体。单一学科的整体是先天不足的,它不能应对需多学科交叉融合加以解决的综合性问题,而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纠结在一起。再次,是多元整合的整体。多元的整体需要整合才能更有效发挥作用。这种整合,包括研究目标、研究方向、研究队伍、研究平台等一系列整合,需要打破学术藩篱,破除划地为牢的狭隘学术眼界,以宽阔的胸怀接纳不同学科的融入。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二亩三分地,外面的环境变了,我们不变就要被淘汰;同时,也需要在政策、制度、机制、资源投入与配置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保障新的学术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针对新兴学术组织成长发展中面临的存量资源不足、学科交叉困难的问题,可以制定特殊政策,从管理体制机制、经费投入保证、人员聘用与职务晋升、与学院的资源和成果共享、教师双聘与合作等方面予以优惠和支撑,促使交叉学科创新平台的尽快形成。同时,还有必要改进科研考核体系与评估机制,推进考核评价从以数量、规模为主要标准,向以质量、水平为唯一标准转变,向原创成果、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突破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社会服务项目以及重点重大项目、省级和国家级奖励奖、省级乃至国家级基地能力建设、高水平论文等反映核心竞争力的指标倾斜。

新兴学术组织的发展对教师的分类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利用薪酬体系改革的契机,积极推动教师的分类建设和管理。引导教学科研并重型的教师致力于高水平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引导科研为主型的教师按领军人才加团队的组织模式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并在全校积极倡导“相互欣赏、相互鼓掌、相互支撑”的文化意识。通过政策和文化的双重杠杆作用,使新兴学术组织及其教师既有充分的成就感和职业安全感,又有安心学术研究、进行创新创造的内在动力。

推动新兴学术组织的创新与发展,还应当以更加开放的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高端实质性战略联盟。按照高端起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真正实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大学在人才培养、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要把协同创新作为一个工作理念贯穿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各项工作中,落实到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

三、本学期的工作要点

1、抓紧更名工作,力争做到过程完美、结果完美,不留遗憾。更名涉及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包括基建、资产、人事、教务、科研、学科、图书馆、实验中心、宣传、学生等,要同心协力,共同奋斗。

2、优化学术组织,搭建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从组织架构、制度设计、机制创新、经费投入、激励政策上通盘考虑。未雨绸缪,在省级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中争取一席之地。

3、继续抓好教学质量工程和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素质教育要总结提高,继续深化;专业教育要抓课堂教学质量;把一、二、三课堂有机衔接,形成系统;加强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技能教育。

4、总结首轮“二级管理”经验,制定新一轮方案,加大放权力度,合理分割蛋糕。

5、做好新一轮重点学科申报工作,争取有好结果。

6、做好加工资方案,让教职工都享受足相关政策。

7、做好迎新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今年新生入学教育做了改革,吴琦书记和学工部的同志们动了很多脑筋,想了很多办法。要加强师生的联系,院系领导和知名教授要深入新生教育第一线,院系领导要深入学生宿舍看望新同学。

8、切实加强校园稳定工作,及时排查一切不稳定因素,以欢乐祥和的气氛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事情很多,千头万绪。我们要抓住主要问题,坚持发展主线,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为完成今年的目标努力奋斗。

作者/通讯员:校办 | 来源:暂无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