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后谈教育

2018-09-25 09:15:49
思政

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这一天,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系统总结了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九个坚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以及我校即将迎来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之际,我们一起来谈谈教育。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可以说,千秋伟业,系于教育。教育与国运相连,教师与国脉相牵。尊师重教,不仅关乎个人前途,更关乎民族、国家的未来。只有教育得到重视,全社会才能崇尚学习;只有教师得到尊重,学生才能信其道而学其理。“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中国大学应在世界新一轮高等教育竞争中闯出地位,为民族复兴大任培养时代新人,书写教育强国的奋进之笔。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今天这个信息多到爆炸、知识获取极其便捷的时代,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备受考验。正如以色列学者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所指出的,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假如固守传统的教育思维,教师在未来很可能会沦为无用阶层。未来暂且不谈,现实却不容回避。必须看到,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新的问题在不断出现,少数教师并未能在日益世俗化的社会中守住师德的底线。此外,校园中的论文抄袭剽窃、学术造假乃至贪污腐败也不时见诸报端。在一些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缺乏相对宽松自由的思想环境,各种行政干预和项目引导,令“钱学森之问”成为压在中国教育身上的一块巨石。

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教师不是流水线旁的工人,不能在教书育人上只做规模扩大的表面文章,恨不得学生都变成流水线上的标准化产品。大学教育要切实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以课堂教学为例,衡量一节课是否合格,只有一个标准,不是看教师,而是问学生。不是看老师讲授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时间占用了多少,而是问学生听进去多少、记住了多少、感受了多少,有没有入脑、入耳、入心。做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不要把自己当成教师。教师不是全能,也不是先知,教师自己也要跟学生一起学习。多关注专业最新动态、国家最新时政,多读几本最新好书、多了解学生最新想法,千万不可教学内容一成不变、讲述方式始终如一,一套内容讲一辈子,全然不管世易时移、对象变化,任凭风浪起,稳坐太师椅。我们要走“近”学生,从而走“进”学生,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想当年我们曾被“驯养”,今天我们成了“饲养员”。我们很重要,因为今天的我们可能会影响未来的他们。在教育的漫长道路上,始终热爱并享受平淡生活的乐趣才是教育本身最宝贵的财富。从这层意义上讲,我们的事业确实光荣而伟大。

 

作者/通讯员:孙晓晖 | 来源:党委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