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的阅读

2022-10-08 11:37:23

九月开学季,校报邀我针对刚刚入学的大一同学写一篇文章,谈谈“如何读书”的问题。我很愿意接受这样的任务,并为校报对学生成长这种切实的关怀而赞叹。

其实谈读书、开书目是一个挺令人纠结的话题,读书最终都是要落实到具体的阅读者身上,每个人的阅读潜质和需要都不同,很难有大一统的模式。因此,这里我理解的谈读书、开书目,只是就一些基本话题,开一个“平台式书单”,即我认为每一个中国人应具备的文化特质的书单。我把阅读这个问题和我们是一个中国人联系起来,提倡一种“有根的阅读”。

什么是“有根的阅读”呢?我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母乳,那里蕴藏着一个民族特质的基因。承传这种基因的阅读,就是我所提倡的“有根的阅读”。

为这种“有根的阅读”,我倡导阅读中国古代经典。之所以阅读中国古代经典,是基于国学大师、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话。他说:“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钱穆先生的话告诉我们,“国族”文化里面蕴藉着我们生命之根,要对其温情与敬意。而历史,正存于古代经典之中。

在过去几十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总是在想,一个民族的人没有自己的文化母乳是可悲的,有自己的文化母乳而不识得、而不去敬畏、去懂得、去理解、去消化、去更新发展,则更是可悲。世界潮流,浩浩汤汤,任何一种潮流都有其源头。所谓正本清源,知往鉴来,熟悉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走向未来。因此,正确的学习文化母乳,熟悉民族文化经典,树立民族之根,做一种“有根的阅读”,兹事体大也。

“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是经历民族劫难的那一代人发出的痛彻声音、肺腑之言,钱穆先生这段话告诉我们:文化的责任,只在人身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讲的是“文化业绩之护持”的职责,落在我们各人的身上,即做到“以道自任”。每个人都必须“有一番文化修养与文化陶冶”,即必须读中国书,懂中国史,读书是承担文化责任的前提。读书不能泛泛而读,如果不能正确的读书,“便无法来善尽承担文化与护持文化之责”。

所谓“正确的读书”,百家有百言。下面是我个人的理解,愿与刚刚进入大学的同学分享。

中国古代经典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根。读古代经典,我个人的经验是要读三类书:一是起到文化贯通作用的儒释道经典,主要是指《十三经》。根据个人状况和发展所需,各位可从十三经、诸子中择选数部来读;二是丰富人生趣味之书,可从子书与集部之中择选数部。这类书要依据个人兴趣,不必拘泥于全面;三是必读史书和杂书,以增强对历史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同时阅读杂书和野史,避免执拗、固执的学究气。

具体来说,第一类书中的《论语》和《孟子》是必读的,是中国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是中华文化母乳中的精华。《论语》类似教学笔记,是孔子学生辑录当年老师讲课的精华而成。最早的时候《论语》并未做为“经书”,随着时代发展,《论语》自身的语录体文体特征、精华提点式的简明扼要的内容叙述使它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渐成经典。推荐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孟子文章写得好,其文于汪洋恣肆中深蕴士人之浩气,值得一读;即便是单从文章学角度,学习孟子,也可以打开你写作的局面,避开小家子气,通向雄浑壮阔之境。学习孟子,有治愈灵魂、酣畅生命的作用。推荐杨伯峻《孟子译注》。至于儒家十三经中的其他经典,诸如《易经》《尚书》《春秋》等,则可根据自身需要各自选择。这些经典都有其优长,但是因为个人专业不同,所需各异,此处不做必读推荐。子书中,建议大家必读老庄。《老子》五千言,精炼韧性,蕴藏着活泼的辩证法。学之,一是可以通宇宙生命之大道;二是可以明人间世俗之百象;三是可以味生命之酸甜苦辣,获晓畅通达之境界。《论语》万五千字、《老子》五千言,二书可常伴身边,护佑左右,时常读之,滋味自现。至于子书中诸如《墨子》《孙子》等诸书,如有经历,亦可涉猎,补益广目,丰富精神。

第二类丰富人生趣味之书,建议各位可择古代诗文经典来读,比如《诗经》(五经之一)、《楚辞》《古诗源》《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世说新语》《山海经》《东京梦华录》;《文选》《古文观止》、小说四大名著等,都是中华文化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很多人虽然在中学的时候都读过,但是到了大学乃至之后的人生,其实是可以一读再读的。读书之法,不在于读过,而在于常读常新,在于“有所启发”。如果一部书能让你常读常新,一方面说明这部书具有“加油站”的潜质,更是在于说明你是“会读书”的。

第三类史书有助于大家数典知祖,同时读杂书和野史可以助大家不被史书迷惑,有个全面融通的视角。史书方面,《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必读的,这是对中华文明知根知源的基础。杂书方面则不拘泥,大家随意取而读之即可。推荐中华书局出版的历代“史料笔记丛刊”,荟萃各朝各代野史逸闻,洋洋大观,既可补史,更可以促进创作,强烈向搞文学创作的同学推荐。

钱穆先生说:“只要有中国人在,在其背后则必带有一套中国的文化传统……今天的中国,对自己以往那一套文化传统,有的存心鄙薄,有的漠不关心,似乎中国人对中国自己文化传统,并不能如其它民族般保守与固执……今天我们或许对政治、对经济、对学术各方面感到自己力量薄弱,无法来分担此责任。但如何像样地做一个中国人,这总该是人人有责,而且人人可能,这是在人人自己本分内能力所及之事。难道我们便不能自信我自己能做一个中国人吗?你不信你自己能像样地做一中国人,难道你准自信能像样地做一外国人?若能像样地做一中国人,此人便已接受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修养与文化陶冶,亦已对中国文化有所承担、有所护持了。”钱穆先生之“温情与敬意”饱含国家民族大义。《汉书·刘向传》写道:“君子独处,守正不挠。”所谓“正”,于读书人就是要有“以道自任”“反求诸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这是读书做学问的前提,是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根由。从个体生命成长的角度来看,生生不息的努力也需要读书,如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是言不虚,开学之际,愿与诸君共勉。

作者/通讯员:田忠辉 | 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