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必害怕死亡

2018-07-06 09:06:09
文艺

其实,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亡这一结果带来的无数种后果。社会中总是有这样一种刻板印象——死亡即是生命的尽头。死神所到之处,再娇嫩的花朵也会枯萎褪色,再明亮的双眸也会黯淡无光,一切化为虚无,在世上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着。只是,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伟人、志士、小人、俗子最后的简介都离不开一个意思“卒”。既然如此,又有何惧?

我们的恐惧,来源于我们的欲望。

我们渴求得到更多,拥有更多。多一秒,可以让血液再次沸腾;多一分钟,可以看完今天的日落;多一小时,可以拥抱心上之人;多一星期,可以为人生认真地做次规划;多一个月,可以跳出舒适圈去世界流浪;多一整年,可以创造出另一个人生的辉煌。

这一秒,一分,一月,一年,我们曾经手握无数。假使按照时间来盘算每个人富裕的程度,那么这财产实是多如天上繁星。然而,物极必反,多则易挥霍无度,多则易懒散懈怠——今日之事明日毕,明日未毕后日续,反正以后人生的路还很长,这件事不如以后做……以后,以后该有多后?就是直到濒临死亡的时刻了。所有未完成、应完成、欲完成之事,那张列得满满当当全是计划却没有几个完成的人生清单,还是被狠狠地戳上了一个名为“死亡”的印章。

一个珍惜时间的人,一个在有限时间内创造出无限价值的人,一个对生活不抱有遗憾的人,更容易接近参透人生、看透死亡的境界。比如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澜先生,同是坐在飞机上面对极其强劲的气流颠簸,他慢条斯理地喝酒,旁边的客人紧抓着座位发抖。他人不解,问其:“老兄,你死过吗?”蔡澜先生答:“我活过。”品过不少美食,看过不少好景,写过不少好文,他按着自己的性子慢慢地活,畅快地活。

以上所述,为一种欲,欲在死之前完成得更多。

另一种欲,则欲在死后被人更长久地铭记与怀念。

按照《寻梦环游记》的说法,“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在这种理念的驱动下,我们会衍生出一种不甘心的情绪,不甘心安安稳稳当一辈子社会上的小齿轮就被忘却了,不甘心在浩瀚的宇宙中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灰尘。这甚至成为了结婚生子思维链中的一部分,当我们大呼着单身万岁、不婚主义时,总少不了这样的一种声音:将来等你老了,没有人赡养你,这很可怜的;将来等你不在了,没有人记得你,这很悲伤的。“养儿防老”这四字正隐晦地传达出了此意。

事实上,你会发现两种欲之前是相连的。如果你留下了值得被世界记得的事物(物质或精神),世界终将会对你温柔相待,如此一来,不被遗忘的概率就大大地提升了。

最后,请允许我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的一段台词作为收尾——“那种(修复文物)的节奏让人着迷,仿佛时间不存在,或者更换了度量方式,不再以分、小时、周、月、年作分割,而获得了新的更辽阔的坐标,以千年起计。在此坐标中,个人变得渺小,却以另一种方式接近永恒。”

作者/通讯员:蒋加慧 | 来源:17级全媒体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