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三重逻辑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孙晓晖 邓浩钧
中国共产党广东财经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向昨天递交了答卷,给今天锚定了方位,为明天绘制了蓝图。校党委书记郑贤操强调,要“高举旗帜,凝心聚力,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朝着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宏伟目标砥砺奋进”。站在学校发展新起点上,全面开启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新征程,须把握好其中蕴含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方法逻辑。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逻辑
庚子之年,注定不凡。广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于既充满挑战更蕴含机遇的2020年,距离上次学校党代会召开已过去了八年时间。八年以来,学校事业发展与新时代党和国家大局同频共振,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回顾过去,成绩斐然。在一代代广财人的奋力拼搏下,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持续攀升、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增强、科研社会服务不断进步、国际交流合作深入开展、条件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内部治理水平大幅提升。这些都为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打下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豪情满怀。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十四五”发展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广东省正大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一核一区一带”建设。时代正在快速更迭,不断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因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要求,学校党代会作出奋力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决策部署,契合世情、国情和党情,蕴含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逻辑,必将有利于我校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扬自身办学特色、不断强化办学能力和综合实力。
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实践逻辑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五年,将是学校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关键时期。要达成这一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可以实现的,而是注定要经历一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实践历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这一要求十分清晰地阐明了在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性问题。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不仅是从国家层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对于我校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实践逻辑,就是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破难题,在新起点上砥砺奋进,不断书写学校发展新篇章。要坚持立德树人,全方位深化内涵建设与改革,努力建设一流人才培养体系;要把构建人力资源发展新机制作为突破口,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大力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要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为导向,以科研体制机制创新为推手,不断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要坚持依法治校,努力建设一流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总之,改革创新正是学校奋力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实践要义和制胜密码。
党建领航、系统推进的方法逻辑
方向决定航向,方法决定章法。一方面,党建领航是根本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保障。实现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强校梦想,必须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方面。另一方面,系统推进是根本方法。方法取决于系统的本性。坚持系统推进本质上是一种方法论,之所以强调必须坚持系统推进的理念,是由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系统性之本性决定的。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目标是全面建成一个涵盖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流学科专业体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一流治理体系的一流财经大学,这是目标系统;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始终把高层次高质量特色发展这一主题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为此,党代会精心谋划了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方案等,这是导引系统;统筹学校发展的新机遇、新目标和新思路等,这是方略系统;需要以一流党建引领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这是保证系统;需要整合党的领导力量、全体师生力量和社会支持力量,这是动力系统。这些系统彰显出的全面性、整体性,正是系统推进的题中之义,它们共同构成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方法遵循。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当下,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吹响了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奋进号角。只有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矢志推进改革,不断开拓创新,勠力攻坚克难,并注重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战略性布局,才能凝聚起奋力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磅礴力量。
(作者分别系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