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建设一流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思考
党委常委、党办校办主任 陈光团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大学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依法治校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题中应有之义。教育治理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法治建设是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基本手段。
学校建设一流治理体系应当坚持依法治国“十个坚持”和教育改革发展“九个坚持”,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落实好“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高校治理改革是实现高等教育发展形态转型的制度保障,学校要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推动改革创新发展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从支撑服务转向先导引领,才能为建成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提供领导、组织、制度和能力保障。
对照党和国家对高校要按照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科学民主管理和依法依规有机统一的要求,以制定和执行章程为载体,明确内部和外部权利义务关系,理顺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健全决策议事、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建设符合教学科研内在规律的现代治理机制的总体要求,学校要实现党代会“坚持依法治校,努力建设一流治理体系”的目标,确保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的实现,应当着力推动以下6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和完善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
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包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第一议题制度等;健全党委对学校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完善党委议事协调机构的职能体系。完善党领导行政、学术、民主监督管理、社会参与学校协同治理等制度,要建立校长办公会议、学术委员会、工会、群团、统战、理事会等定期向学校党委报告工作制度,建立副书记、常委向书记报告工作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学校党政群团、教学科研直属组织机构职能体系。完善科学精准的选贤任能制度、科学严密的组织制度、科学开放的人才制度。
(二)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快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铸魂育人。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把严格的制度规定和日常督办结合起来,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完善管理服务者、教师、学生评价机制,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全面把握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准确把握现代大学制度演变规律和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本质特征,进一步修订完善《广东财经大学章程》,进一步彰显章程的适应和协调性,强化章程在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方面的基础作用。按照章程的规定和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办事程序和内部机构组织规则。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以制度的形式固化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成果,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和加强治理能力建设
推动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制度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工作。健全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健全教代会和工会的组织和工作制度。规范和完善学生代表大会、研究生代表大会制度。健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适度分离、相互监督、协调统一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术事务去行政化,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探索建立由政府、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拓宽社会参与学校办学与管理的渠道和方式。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校院(部)两级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教学院(部)办学自主权。践行“学院办大学的理念”。全面提升各办学单位和主体适应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的能力建设。
(五)完善风险防控和权益保障机制
强化决策、执行、监督的制度规范建设和落实,完善权力制衡体制机制。完善法制工作机构组织和职能,在制度制订、合同签订、决策审核、纠纷解决、权利救济等方面进一步发挥法律顾问的作用,切实防控法律风险。推进校院两级信息公开,完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建立信息公开评价机制。健全学生公平接受教育、获得评价和奖励的制度,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安全管理和伤害事故处理制度,完善学生申诉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职工聘任、职务评聘、继续教育、奖惩考核等制度。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复核和申诉处理机制,多渠道规范、有效解决校内争议。
(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切实加强对学校各类人员依法治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服务者要牢固树立依法办学、依据章程自主管理、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尊重师生合法权益的理念,自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与能力。要认真组织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教师的入职培训、岗位培训中,明确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时,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重要的和新出台的教育法律、法规要实现教师全员培训,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员工依法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的能力。大力加强和改善学生法制教育,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平等自由意识、权利义务观念、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理念,渗透到学生行为规则、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凝练到学校教育理念中,营造体现法治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