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团队调研阳山县小江镇“一河两岸”美丽乡村风貌带

2021-12-20 14:19:02

12月13-15日, 广东财经大学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汪明冲、黄秀波博士和人文与传播学院陈迹副教授组成的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赴清远市阳山县小江镇进行美丽乡村风貌带实地考察与调研。

团队走访了乡村振兴办,了解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组织、防返贫监测相关政策、小江镇基本情况、乡村振兴三个阶段目标任务以及防止返贫检测对象名单。参加了小江镇“一河两岸”美丽乡村风貌带规划座谈会,收集相关资料,为规划做好前期准备。

经过一系列座谈后团队实地考察了小江镇直义街(老街),从塘楼村出发逆江而上坐船实地考察连江小江段调研风貌带,重点考察了“一河两岸”风貌带,黄燕船闸、黄牛滩船闸、热水池自然村“温水长春”和“石钟清韵”等阳山老八景。

大陂坑古村位于小江镇中部,隶属于小江村委会,毛姓,全村人口近400人,进村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村前的池塘,村的左侧是儿童公园、观光走廊,公园旁边有一颗300多年的古雅榕。毛家祠堂高大而宽敞,古民居、古巷道、古祠堂等建筑基本保持了原生态的风味。在大榕树下远望村庄,整个村庄建筑成阶梯形分布,一幢幢古色古香的楼房,一排排青砖瓦古居,宽敞的毛氏祠堂,村前房屋的墙壁、围墙上有栩栩如生的绘画,村前是一个风水塘,青砖、绿瓦、老树、古巷……

塘楼村七江村附近石漠化情况比较普遍,村里设置了地质灾害监测点;塘楼“七彩村”黄沙坑村村后山上有溶洞,可通其他镇;三德村开挖了鱼塘,鱼塘面积比较大,养殖的鱼类比较丰富,曾多次举办钓鱼活动,有一两百人前来参与。

连江冷水村的一段因与漓江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有“广东漓江”之称,被誉为“广东小桂林”,站在渡口我们看到:河溪、竹林、飞鱼、鱼虾、稻田、菜园等交相映衬,码头周边建有长长的绿道,绿道两旁的树四季常青。

石螺村老街水准点石板上“珠江水利局”五个字清晰可见,团队走访了石螺老街、樟树公园、炮楼、江边码头、村中几百年的大樟树,同时考察了骆屋村的废旧窑。

沙寮大坪村把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开发了光伏养鱼项目,在鱼塘上面安装光伏电站,光伏电站下方的水域进行鱼虾养殖,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从而实现了一塘多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大坪村还建了蚕桑基地,结合村及农户的实际,鼓励镇村干部、有劳力贫困户发展蚕桑种植,打造蚕桑基地与蚕桑文化公园,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小江镇驻镇工作队队长龙明勇给我们介绍了双山村雷公岩村,雷公岩村修缮了25座古民居、4座古炮楼,于2018年1月份通过美丽宜居乡村示范村市级验收。雷公岩村充分利用古建筑,突出农业带动旅游的发展思路,建造有知青特色的餐吧、展馆、多功能休闲区等于一体的“雷公岩知青体验中心”,雷公岩知青岁月文化体验园内设:展示馆、练武台、永春拳馆、古桥倒影、古炮楼以及特色餐饮区。在展示馆内,陈列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上面刻满了知青年代的烙印。游客们的涌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作者/通讯员:陈迹 | 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