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报:“融合+监督”推进学校财务精益化管理

2023-04-21 15:54:16

近年来,广东财经大学(以下简称广东财大)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精益管理水平,探索构建内部财会监督体系,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预算分配 精准编制预算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项目在不同职能部门重复立项、学院“事权”与“财权”不统一、项目监管和预算绩效评价缺少有力抓手等问题,广东财大围绕“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发展战略目标分配预算资金,构建“以绩效为目标导向,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资金管理模式由“层级式”管理转变为“扁平化”管理,部分财政资金直接分配至二级学院,赋予其党政班子更大的经费预算分配、统筹和管理自主权。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介绍称,各二级学院以自身建设目标为导向,开展资金分配和项目实施工作,打通项目分割资金堵点,资金“血液”流通更顺畅,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项目交叉重复、碎片化等问题,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断增强二级学院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促进二级学院内部治理改革,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财务以预算改革为起点和抓手,带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推动内部权责结构优化,促进教育质量水平提升。”郑贤操说,例如,法学院2022年开展“雏鹰团队”计划,自主安排资金全方位培养学生在科研创新、创业实践、职业规划等方面的能力,享受到了预算分配改革“红利”。

与此同时,广东财大不断推进预算管理改革,打破业务和财务的边界,将财务活动融入具体业务当中。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经可行性论证和事前绩效评估,结合财务人员实地考察结果,将预算做精做细,挖掘可预计收入,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控制不合理成本,发挥预算统筹监督作用,集中财力保障学校内涵式发展项目,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

广东财经大学副校长丁友刚表示,学校2023年预算分析报告覆盖预算、预测、收支标准、财务分析等各个关键节点,利用图表展示、穿透业务流程等方式,对学校各项预算收支进行全方面、多维度分析,为领导层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促进部门规范预算执行,促进资金提质增效。

推进职能转型 深化业财融合

近年来,广东财经大学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以服务学校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为宗旨,及时转变财务管理思维,不断推进财务职能转型升级,推动财务管理工作从核算型向价值管理型转变。

据介绍,2022年9月,国家出台教育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财务处主动作为,指导督促采购部门完善项目论证和立项材料,最终争取到1.98亿元财政贴息贷款额度。

在项目多、时间紧的情况下,学校没有放松对采购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管,每天报送进度日报,与银行实时沟通,按程序、分步骤、分组推进实施,在2022年底前顺利完成39个子项目的贷款发放、设备设施采购、款项支付等工作。这批教学科研设备设施的建设将有力促进学校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

“财务管理从‘账房先生’转变为‘管理会计’,为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丁友刚说。广东财经大学财务与国有资产管理处处长曾晓璇表示,为全面布好学校高质量发展“一盘棋”,学校采购项目立项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单独立项”转变为“集中管理、统一立项”。财务处紧跟学校改革的步伐,落实“业财融合”理念,将财务管理活动向业务前端延伸,深度融入项目的立项、预算安排、资金执行、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她补充道,财务人员深入校园,对专项物资与服务、基建修缮采购项目进行实地查看,论证项目立项必要性和充分性。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已立项的采购项目进行预算审核,为学校降本增效。强化绩效约束,加强对二级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按部门自评和学校重点评价相结合方式开展绩效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业财融合、流程再造,打通财务流和业务流,避免项目立项与预算安排脱节、预算安排不准确等问题发生,从而提升财务治理能力。”曾晓璇说。

推进平台建设 强化人才保障

目前,高校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财会监督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信息共享难以实现,事前事中实时监督无法落地。近几年,广东财大财务处深化落实“互联网+监督”工作模式,组建信息化专班,调研多个高校和软件公司,稳步推进智能化财务报账等多个数字化平台建设。

曾晓璇告诉记者,即将上线的智能化平台将人工智能和财务管理有效结合,提升工作效率,挖掘财务管理价值;系统对票据自动进行智能稽核,有效降低人为风险,进一步规范教育经费使用,强化单位内控管理,提升财会监管效能;财务将以智能平台为媒介,协同内部审计、纪委监察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加强信息沟通共享,突出协同监管、共同研判,全面加强资金管理使用监管。

相关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推进高校新时代财会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人才资源,财会监督将难以实施。

对此,曾晓璇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对年轻财务人员能力的培养,并在三个方面重点发力,强化财会监督人才保障。”

一是以党建为引领,增强财务人员政治能力,多措并举,找准人才培养关键点,着力打造一支勤政务实、清正廉洁、能力卓越的教育财会干部队伍。

二是以承担课题为切入点,提升财务人员的研究能力。曾晓璇告诉记者,近三年,她组织财务人员参与中国教育会计学会财会监督类重点课题、广东省财政科研课题、广东省财政厅监督局课题、广东省教育厅课题等 7项课题,参与起草《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实施细则》。

三是以业务培训为着力点,培养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创新开展“财务讲堂”,处内不同科室人员相互讲学授课,并依托学校专业优势,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校内外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财会监督理论和业务培训。

 

(中国会计报于 2023年4月21日报道) 

摄影:
作者/通讯员:宣传部 | 来源:中国会计报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