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袁继红 张宝翠: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

2023-04-25 14:21:00

学思践悟

数据正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815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接近千亿元,并且在“十四五”期间有望保持25%的复合增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相关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实践路径和重要抓手。

以制度为抓手,保障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是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根本保障。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其中蕴含着要更好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着力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构建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主要解决权益属于谁、怎么授权使用以及权益如何保护等问题;构建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旨在完善数据全流程合规与监管规则体系,统筹构建规范高效的数据交易场所,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旨在健全数据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机制,更好发挥政府在数据要素收益分配中的引导调节作用;构建安全可控、弹性包容的数据要素治理制度,旨在探索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协同的治理模式,以健全数据治理体系保障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以产业为依托,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产业安全是企业数字化实践的“前置条件”和“基础底座”。供应链风险将是企业数据安全的最大挑战,而数据安全是供应链风险管控的核心目标。安全活动进入企业生产环节,参与企业发展战略、进入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全流程。数据安全已经成为保障数据要素资产有序开发利用、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数据安全产业是推动数据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各行业各领域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依托。鉴于此,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作用,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关键在于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促进数据安全,以数据安全保障数据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我们必须扩大数据安全产业规模,聚焦数据安全保护及相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需求,强化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奋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大数据安全产业聚集区;必须持续提升数据产业创新能力,以数据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着力加快数据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融合发展;必须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构建数据安全合规有序跨境流通机制,并且建立繁荣数据安全产业生态。

以需求为导向,加大数据安全人才培养

尚贤者,政之本也。数据安全人才培养为推动数据安全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人才保障。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据教育部《网络安全人才实战能力白皮书》数据显示,国内已有34个高校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到2027年,我国网络安全人员缺口将达327万,而高校人才培养规模为3万/年。当前,我国网络和数据安全人才供需缺口大,加强数据安全人才队伍建设迫在眉睫。因此,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关键在于扩大高水平数据安全人才供给,多措并举培育一流数据安全人才队伍。要夯实数据安全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让数据安全人才培训成为一种常态,壮大数据安全人才队伍,培育大数据安全师等紧缺人才,使之成为维护国家数据安全的主力军;进一步提升企业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数字化人才培养机制,强化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研发能力;对数据安全人才实施体系化培养,实现高校、企业协同育人,促使普通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加强数据安全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不断提高对大数据发展规律的把握能力。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时代背景下,只有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加大数据安全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数据安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作者:袁继红,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张宝翠,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广州日报于2023年04月24日报道链接:https://gzdaily.dayoo.com/h5/html5/2023-04/24/content_874_823536.htm)

作者/通讯员:袁继红 张宝翠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