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迎接学校四十周年校庆,6月18日下午,由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主办,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我校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协办的广财人文频道暨“书承千年文脉,诗教盛世华章”汉语言文学专业汇演开篇——“历代风华卷”举办。出席本次汇演的校外嘉宾有广东省秘书学会会长黄庆勇等人, 校党委副书记刘祖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观看了整台演出。
刘祖华致辞指出,本次汇演将成为“广财人文频道”建设重要的中心抓手,是人文与传播学院 网络传播学院的特色精品品牌,最终会让“广财人文频道”与“广财新闻频道”成为齐头并进的双驾马车。
随着演员们铿锵有力的朗诵,演出徐徐拉开了序幕:《少年中国说》是对经典的诵读,也是广财少年对璀璨中华文明的热诚歌咏。《纪行西洋》通过移步换景,展现了郑和下西洋“万千里破重重浪,过海飘洋行壮举”的丰功伟绩。《千里江山》则通过舞蹈与舞台短剧的结合,对宋朝天才少年希孟所创作的《千里江山图》进行了诗意的解读。《昭昭有唐》以朗诵结合歌唱的方式进行演绎,巧妙地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编排在一起,在充满韵味的唐诗中,在热闹的上元灯会中,展示了长安少年鲜衣怒马的意气风发。《梦萦洛神》是一出三幕短剧,通过顾恺之梦中与曹植相见,以画对赋,展示了魏晋文人的风采,让观众感受《洛神赋》的文字之美、画面之美。《上林秋风》则通过汉武帝与霍光、东方朔对司马相如《上林赋》的欣赏,表达了对君臣同心同德、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共享太平的赞叹与期许。《橘颂雷电》中,屈原“君子如橘,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崇高的品德,以及其光照日月的爱国精神,通过演员的精彩演绎,给观众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最后的《礼乐西周》,以“诗乐舞”合一的形式,展示了《诗经·鹿鸣》中所描绘的和乐天地,体现了传承千年的礼仪文化。
本次活动以“融媒+诗乐舞”的展演形式,充分展现我校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在写作、创意、策划、组织、文创周边、网络传播、数字人文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整台汇演虽分为八个小节目,但摈弃了传统汇演中分割报幕的形式,而是一个个节目自然而然地过渡,正如静水流深、绵延不绝的中华传统文明,时而平和舒缓,时而慷慨激昂,让观众们陶醉在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之中。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即时扫码投票选出优秀的作品。《昭昭有唐》《梦萦洛神》荣获“最佳剧本创作奖”一等奖,《千里江山》《橘颂雷电》荣获“最佳演绎奖”一等奖,《千里江山》《昭昭有唐》荣获“最佳造型奖”“最受欢迎奖”一等奖。
广东工业大学曹凤霞教授、广东省旗袍协会副会长邱凌燕分别作了点评。曹凤霞认为,这场演出充分展示了广财学科建设及团队协同合作的成果,充分肯定与赞美汇演的圆满呈现。邱凌燕认为,这是一场完美展现“美育育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以“诗教”为核心内容来展示华服魅力,是一场真正具有文学底蕴的自信展示。演员代表林晗发表获奖感言:“排练的过程很辛苦,我们就想给观众呈现更好的舞台效果。今天演出的圆满成功,实在是太感动、太震撼、太值得了!”泰国留学生陈娟月也表示,有机会能跟中国大学生同台演出,她们由衷感到高兴,这是她们留学生活中非常特别的一段经历。
最后,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合署)于万红书记进行总结,他强调这场汇演融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为一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的一次实践,让文字象形起来、活泼起来,让文明璀璨起来,展现了学院以文化人、向美而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努力,通过融媒传播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提炼升华、网络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