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下,广东财经大学星光“艺”“艺”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刘思的带领下赴吴川市黄坡镇开展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团队不仅聚焦于乡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活化,更创新性地融入了AI元素,以期为黄坡镇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振兴探索出了一条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新路径。
吴川市黄坡镇位于湛江市东北部,吴川市西南部,东临鉴江,西与坡头区接壤,是广东省中心镇。黄坡镇孕育着陈兰彬、李汉魂等红色故居和非遗飘色艺术的绚丽风采,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之美誉,也是著名的渔米之乡,素有“吴川粮仓”之称。
星光“艺”“艺”实践团致力于乡土文化这一核心载体,以游客感知为视角,通过亲游黄坡多角度评估黄坡镇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态。在为期20天的实践中,团队成员深入走访黄坡镇的4个魅力村落、2个红色故居、2家知名乡村食品企业,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了当地的文化生态和产业现状。他们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黄坡镇的非遗文化和数字文旅进行了深度挖掘和创新设计。
非遗飘色,科技助力文化传承
针对黄坡镇独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飘色,实践团在寒假实践期间已跟随飘色艺术的传承人孙康褔师傅一同前往外地表演,亲身体验了飘色艺术并记录了从演员化妆、组阁、换衣、表演的全过程,为后续开发飘色游戏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本次实践中,团队成功开发出了飘色角色换装游戏和拼图游戏,让游客在互动中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团队还制作了精美的飘色文创产品,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结合,让非遗文化以更加时尚、有趣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红色地标,智能导览激活记忆
实践团探访了陈兰彬故居与李汉魂故居这两处红色地标,通过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还调研了当地居民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程度,有效激发了民众的文化自觉与参与热情。为了提升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践团将陈兰彬故居、李汉魂故居两个红色历史教育点位打造成了智能导览系统。游客只需通过点击“黄坡-文化”主题网页,即可获得详细的导览信息和语音讲解,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进行对话。这种沉浸式的参观体验,让红色文化更加生动、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魅力乡村,文旅路线引领探索
在各村干部的协助下,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广东十大贫困村建设名村稳村、中国十大魅力乡村林屋村、中国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十大示范村唐基村、广东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新屋村,细致考察村庄发展现状,捕捉乡村文旅景点,助推农旅相互融合。基于黄坡镇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实践团不仅精心规划了一系列文旅路线帮助游客轻松导航,还在抖音、小红书、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了10篇“寻梦黄坡”专题宣传片以及6篇综艺小短片,总浏览量已突破10w+,全方位展示了黄坡的村史村貌和特色景观。
美食创新,文创产品展现风味
实践团深入李宝记工厂与肖观生蒜头厂,亲眼见证了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华丽转身。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企业在产品创新、品牌建设方面的卓越成就,深刻感受到了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生机。为进一步提升非遗美食酸甜蒜头以及地方特色美食田艾籺的文化影响力与市场认知度,实践团成员凭借卓越的创意与严谨的设计思维,设计并推出了一系列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精准捕捉了黄坡镇美食文化的精髓,更巧妙融合了现代审美与实用功能,成为展现地方特色、传播美食文化的亮丽名片。
AI赋能,破解文旅发展瓶颈
实践期间,团队成员运用AI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对黄坡镇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进行高清采集与创意呈现,制作出一系列富有科技感与文化底蕴的宣传素材,提升了黄坡镇文旅资源的传播效率与吸引力。不仅如此,团队通过AI辅助的访谈记录与数据分析,全面洞悉了黄坡镇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与瓶颈。针对基础设施落后、年轻劳动力流失、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不足等问题,团队提出了“AI+文旅”的解决方案,建议利用AI技术优化旅游体验,如开发数字人智能系统、打造沉浸式历史场景体验等。为保证AI技术良好运用,团队贯穿2024广东省“攀登计划”项目调研《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治风险与行政法规制》,为黄坡镇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实现乡村文化旅游智能化与个性化发展,用青春力量与创新理念助力黄坡实现“数字强村”。
展望未来,在广东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下,黄坡镇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迈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征程。星光“艺”“艺”团队将继续深耕黄坡镇,以其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工作成果,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智慧与风采。
(人民号南充新闻网于8月24日报道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rmharticle/30046364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