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我校在广州校区正心堂举行“2024年现代服务业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学术论坛”。全国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家学者、著名期刊主编等参加会议,吸引近200名师生到场聆听。论坛同步线上直播,累计浏览量近1.4万人次。
本次论坛由我校主办,国际商学院、佛山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商务研究中心承办,科研处协办。我校副校长邹新月教授出席论坛并致辞。上午的主论坛由我校国际商学院院长段军山教授主持。
邹新月指出,论坛主题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新质生产力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新天地,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培育新质生产力至关重要。他强调,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尤为重要,有助于构建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服务业体系,对于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作用。
段军山对参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强调,本次论坛的召开,旨在汇聚业界智慧,探讨现代服务业的创新路径,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对于推动行业进步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上午主会场进行了6个专题的主题分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夏杰长教授以“以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为题,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技术创新及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提升的三点建议。暨南大学副校长顾乃华教授则围绕“现代服务业研究如何融入新质生产力视野”,探讨了现代服务业研究的跨学科融合趋势,并给出了对接前沿文献、融入广泛学科背景等建议。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廷求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涵与创新”的演讲中,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中山大学刘彦初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驱动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研究成果,将经济学原理应用于机器学习领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刘乃全教授针对“全球城市区域产业生态及产业链发展研究”,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空间功能分散的趋势,并提出了完善产业链、加强产业集群等应对策略。最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李小平以“‘一带一路’能缓解中美贸易摩擦的负面冲击”为题,阐述了“一带一路”在释放相关经济潜力、推动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下午5个分论坛上,与会师生进行论文研讨。专家学者就现代服务业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协同与融合、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产业生态与产业链优化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