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我校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陈甬军教授主持的《新质生产力赋能“一带一路”建设新发展研究》、财政税务学院李林木教授主持的《数字智能时代我国税收治理体系优化与创新研究》分别获得立项,实现了我校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重大项目数量上的重要突破,项目数名列全国高校第31位,为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学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朝着建成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项目一《新质生产力赋能“一带一路”建设新发展研究》
该重大项目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两大战略的协同发展,聚焦于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推动“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基于“一带一路”建设新发展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要求,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创新特质及其对新型生产关系的完善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促进,研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一带一路”建设新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具体路径,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陈甬军教授长期研究中国经济重大问题,先后在反垄断、中国城市化、共建“一带一路”、新发展格局、全国统一大市场、新质生产力等领域做出了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近10年专门研究“一带一路”,已主持完成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研究专项各一项。在权威报刊和学术期刊发表与投标课题相关的成果三十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三本。先后向中央有关部门提交重要咨询报告四份。
项目二《数字智能时代我国税收治理体系优化与创新研究》
该重大项目从国家治理视角研究数智化影响税收治理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效应测度,探讨数字智能时代我国税收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创新路径,旨在通过优化与创新数字智能时代我国税收治理体系,加快建立现代财税体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李林木教授长期从事财税治理领域的研究,在数字财税、税制改革、税收征管、税收遵从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含重大和重点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撰写的决策咨询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和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财政部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二等奖、“邓子基财税学术论文奖”一等奖(2次)等奖项。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最高层次、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科研项目,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本年度两个国家社科重大项目获得立项,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和成效,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