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财经大学(下称“广财”)持续“上新”:实现从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历史性跨越;获批成为广东省本科高校“新文科”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
“广财坚持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促进学科链、培养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奋力走出一条高水平财经大学发展‘新’路。”广财党委书记郑贤操、校长于海峰介绍,广财正着力构建全方位、高质量的新财经教育体系。
对接湾区需求 推进“新财经”交叉学科建设
去年,在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中,广财再度上榜——2023年,学校新增交叉学科“国家安全研究”,2024年又新增“数字法治”。而这些新增学科所“交叉”的,都是广财传统特色优势学科。
这是广财“强特色、显优势、重交叉”内涵式新发展理念的具体落地,也是学校打造一流学科专业体系的侧影。
当前,广财明确以“新财经”为主线,关注学生在财经、法律领域的跨界复合能力,持续推进新文科、新商科、交叉学科建设,并加快推动商法融合,打造商法融合特色课程群。
此举既让学科改革紧扣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也让传统特色学科不断迸发出新活力,有力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如今,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新晋成为ESI全球前1%学科,数字经济学学科成为广东省“冲补强”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国家安全学入选广州市重点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学科发展的新增长极。
在“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连续两年保持招生专业全部上榜。2024年,进入A级和B+级专业数占学校招生专业数的比例分别为28%和55%,专业建设整体提升显著。
一个“引领创一流、重点争上游、特色开新局、协同促发展”的一流学科建设格局,正在成为支撑广财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智慧科技赋能 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一流师资队伍,是支撑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
近年来,广财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2023年,学校培育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2024年培育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1名教授连续三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2项工作入选广东省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之路也更为畅通。
2023年,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广东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一所财经类大学,广财如何发挥优势,办好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财经之匙,打开思政“宝库”之门,让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近年来,呼应时代脉动,教育数智化转型,正在广财全面铺开。如今,学校已构建起由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法学(数字法治)等组成的数智专业群,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彰显新优势。
培养了解湾区发展、服务湾区建设的人才,是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广财先后开设“湾区财经概论”等系列课程,出版“1+1+N”湾区特色系列教材,提升学生建设服务大湾区能力。
当前,“湾区融合、商法融合、商技融合、产教融合、双创融合”五大人才培养特色正在广财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优势持续巩固。
瞄准地方所需 开展高质量社会服务
为乡村高质量发展赋智赋能,广财与广东省委网信办共建的网络传播学院聚力探索网络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连续2年在省委网信办指导下开展“网络强村”实践活动。
同样关于互联网,2023年初,学校入选“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数字创新类)”,是广东唯一入选高校。依托培训基地,学校牵头起草《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规范》团体标准,助力“百千万工程”。
“广财的发展定位紧跟国家战略谋划、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于海峰表示,围绕地方需求建设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是广财不变的初心使命。
加强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去年年底,学校两个科研项目获得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量名列全国高校第31位。
聚焦国家安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粤商服务等领域,打造政府决策咨询服务品牌。2021年以来,学校共有400余篇决策咨询报告获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或党政机关采纳,贡献广财智慧。积极推动与党政机关、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合作,共建网络传播学院、粤商学院、粤安数产教融合基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实验室等,牵头建立粤港澳高校数字经济联盟。
结合地方生态特色,为兴宁科学编制农文旅产业发展规划,获得5000万元投入,助力到兴旅游人数、收入显著增长。组建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领题揭榜”,与县镇村需求结对数量连续2年位居全省高校首位;实施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基础教育帮扶,作为全省140所支援非师范院校唯一代表在全省会议上作经验分享;“助力兴宁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项目入选“双百行动”首批省级优秀示范案例……在“双百行动”中,广财不断迈出步伐,贡献广财智慧与力量。
“未来,广财将继续聚焦落实中央教育强国总体部署和省委‘1310’具体部署,瞄准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战略目标,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为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智力和人才支撑。”郑贤操说。
案例 以交叉学科建设服务国家安全
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高校在国家安全教育中担负重要使命。广财是全省首个设立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大力推进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的高校,也是省内首个成功构建本硕博一体化的国家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的高校。
国家安全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涵盖领域众多,学科建设工作艰巨。
当全国各大高校瞄准此处,广财如何在国家安全学上结合学科优势,探索出一条特色发展道路?
对此,广财的思路很清晰——在大湾区,便研究大湾区国家战略;作为财经院校,便锚定经济安全。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担负着“一点两地”新使命,是经济安全最鲜活的素材库、前沿地。广财是湾区经管类学科最齐全的学校,开展国家安全研究正是现实所需、湾区所需。
早在2022年,学校就前瞻性地设立了国家安全与发展研究院,由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学者组成项目团队,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根本遵循,立足湾区、聚焦经济安全,充分调动优势资源、协同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实际上,这也彰显了广财在学科建设上的明确方针——抢新赛道抓新机遇。
正是由于精准抓住了国家大力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的战略部署机遇,以广财所能响应国家所需、湾区所予,仔细研判、大胆决策、果决行动,才得以在“国家安全学”的新赛道上拿下“全省唯一”,实现“换道超车”,更好地以学科建设服务大湾区发展。
(南方+于2025年2月24日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2/24/c11019206.html?colID=0&firstColID=3829&appversion=1210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