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广东财经大学“蒲策”传音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精准宣讲国家资助政策

2025-09-07 12:40:51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蒲策”传音实践团深入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以多元化、贴近民生的方式积极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讲与学习教育活动。

据了解,本次活动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号召,并遵循2025年“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下乡行”的活动要求,旨在以青春力量助推公馆镇高质量发展,通过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在李珊、陈晓珊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们先后走访了十万七村、河之口村的6户经济困难家庭,进行入户宣讲。他们始终遵循“精准对接、按需施策”的原则,全面了解这些家庭的收支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业和年龄等实际情况,精准匹配国家资助政策,确保政策红利能够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子,践行“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除了政策宣讲,实践团还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为家庭经济困难学子提供个性化的生涯规划建议和学业指导,鼓励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勇敢追求梦想。

为了让资助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实践团在公馆镇政府的支持下,于镇政府一楼大厅设立宣讲摊位,并沿街巷开展宣讲活动。他们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用鲜活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资助政策内容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信息,吸引了大量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和参与。同时,实践团还设立了资助政策咨询点,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政策解答服务,现场气氛热烈。

为了进一步扩大资助政策的覆盖面,实践团在十万七村村委会录制了“国家资助和助学贷款政策”讲解视频,画面直观易懂。此外,他们还将宣传海报交给当地村委,张贴在村内显眼位置,并推出了粤语广播版,将政策送进千家万户。

在十万七村驻村第一书记庄培渠的陪同下,实践团一行还走访了村内的两位老党员,聆听他们的初心故事。62岁的丁华生老党员用38年的坚守诠释了担当精神,疫情期间更是带头值守消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员就该冲在前”的誓言。80岁的张少强老党员则以40余载的党龄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他深情回忆了过去的艰苦岁月,并殷切希望青年一代能够永远跟党走,不懈奋斗。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鳌头革命史迹展览馆,展柜中的血衣、枪械等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从老党员的皱纹到文物的印记,红色精神跨越时空,激励着每一位青年成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壮丽篇章。

在入户宣讲国家资助政策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们见证了政策落地的扎实成效。河之口村一户建档立卡家庭的孩子已经成功申请并领取了国家补贴,这极大地减轻了家庭唯一劳动力的哥哥的生活重担。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了他对知识的热切渴望和对国家的真挚感激。孩子郑重承诺会刻苦学习,同时主动关注政策动态,愿意成为“宣讲员”,向身边有需要的同学传递温暖和希望。

在公馆镇团委的悉心指导与帮助下,以及十万七村委会和河之口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当地群众的热心协助与积极参与下,实践团在此期间完成了对3个单位的专访,深入探访了6户经济困难家庭,组织了4场红色研学活动,并举办了沿街宣讲、街调问卷收集、聆听老党员故事等系列活动。

下一步,“蒲策”传音实践团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走进更多乡村角落,让资助政策的阳光照亮每位学子的求学梦想,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南方+于2025年8月22日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8/22/c11651538.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null&appversion=12720&firstColID=50523&enterColumnId=10000001)

摄影:
作者/通讯员:经济学院 | 来源:经济学院 | 编辑: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