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总结表彰大会举行

2025-10-09 08:36:34

近日,广东财经大学2025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总结表彰大会在广州校区正心堂举办。

校党委书记郑贤操,副校长张凯,组织部、宣传统战部、学工部、研工部、教务部、校友工作与社会合作办公室、校团委、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各学院学生工作书记,各学院团委书记,师生代表出席大会,会议由张凯主持。现场300余名师生共同见证这场青春实践与“百千万工程”的双向奔赴!

会上,校党委书记郑贤操肯定了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代表学校党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祝贺,向各学院、各部门、老师们和同学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的支持与付出,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各学院积极组织发动,在顶层设计、科学谋划、发动组织上“下了功夫”,发挥了学科特色、专业优势,推动社会实践“有组织、有设计、有主题”。郑贤操代表校党委提出了三点期许:

一是强化育人目标引领,厚植家国情怀彰显广财担当。要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核心课题,聚焦服务“国之大者、湾区所需、民之关切”,把育人工作转化为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作为,让每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成为彰显广财使命的生动实践。

二是加强协同联动,以品牌建设推进有组织实践。“有组织的实践才有力量,有品牌的实践才有影响力”要打通育人全链条、打造标杆项目、构建长效机制,构建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特色鲜明的实践工作体系,让广财实践从零散发力变为集群、创新、突破。

三是推动成果转化,以典型推广打造育人新范式。要完善成果孵化机制、对接创新创业、强化典型宣传,建立“培育-转化-推广”的全链条机制,让优秀实践成果从个案亮点变为普遍经验,打造具有广财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

校团委书记朱戈介绍了学校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情况和成效。今年暑期,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学院和职能部门联动发力,组织累计600余支团队,奔赴30余个地市、1978个基层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成果转化能力持续增强、有组织社会实践稳步推进、社会实践覆盖面与吸引力持续提升,取得了积极成效。

张凯副校长宣读表彰决定。经自主申报、立项组织单位推荐、学校组织复评、校内公示等环节,决定授予经济学院等8个单位“优秀单位”称号;授予广东财经大学橙意满满实践团等48支团队“优秀团队”称号;授予王方方等147位教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授予周嘉欣等745位学生“优秀学生个人”称号。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龙启艳作为优秀单位代表发言。她表示学院积极构建“五个一机制”,立足专业优势,筑牢全链条保障体系,确保专业力量精准对接乡村需求,以数启转型、智赋地方为路径,打造了一批“技术过硬、效果可视、基层所需”的实践项目标杆,让实践“沉得下、做得实、见成效”。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斌作为优秀指导老师代表发言。他介绍了粤商“千企”大调研的整体情况、实施过程和项目进展,目前项目已完成5篇咨政报告、1篇综合调研报告和部分调研蓝皮书的撰写。他还就后续学术专著、数据平台等项目预期成果,以及如何进一步开展实践和调研作了展望。

湾区影视“青语燎原”团队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示了团队在井冈山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接受思想洗礼、深化理想信念的心路历程。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据悉,该团队入选2025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齐“新”协“荔”团队分享了社会实践过程。团队调研了广东10个地市41镇荔枝行业1.7万名新农人,为广东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列参考方案,贡献了广财智慧。团队基于调研所撰写的报告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在北校区思政长廊,搭建了社会实践成果展区。各学院聚焦自身暑期社会实践特色,集中展示学院实践成果,开展分享交流。摊位上,实践报告、普法宣传册、外籍人士服务指南、非遗AI体验、实践相册集、地理模型、文创徽章、手环挂件、文创手册……各类暑期实践的“独门秘籍”,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师生驻足参观体验,绘就了这个夏天最鲜活的青春画卷。

未来,学校将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持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强化品牌项目建设,推动社会实践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注入青春智慧、贡献广财力量!

摄影:
作者/通讯员:校团委 | 来源:校团委 | 编辑:王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