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转型教师应该如何做?

2016-11-22 14:33:27

当下,关于“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引发多方议论与思考。我作为大学二级学院院长,有两点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是应用型大学是否还要搞科研?

答案是肯定的。

无论什么档次的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继承与创新四项功能应该都无例外,他们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培养人才、学术研究、服务社会的方方面面,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不可能有所偏废。问题是你如何进入科研,比如应用型大学,提倡淡化高端研究,重点关注社会应用型课题,把仰望星空的问题更多地交给中山大学这样的学校,更多地关注脚踏实地的问题。我以为这种提倡——从充分利用学术资源、合理分布学术研究的人力资源角度——具有合理性。假如考虑到中国大学学术研究市场转化率极低的现状,考虑到即使人文学科也有重理论轻应用的严重倾向,这样的提倡更加具有现实合理性与时代必要性。比如,就是文学研究,对当下现象关注就远不及历史与理论研究。

我们广财大的学术研究不但可以尽量向应用型靠拢,而且可以将研究课题与人才培养、第一二三课堂建设、社会服务,文化继承与创新打通,尽量一气贯通进行——这样的科研因为有了更加广泛的视野与场域,不但有利于出成果,而且可以得到更多方面的支持与启发。

我所在的人文与传播学院,其中应用社会学系就有成功的实践:

多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和省部级课题,与实践教学、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乃至实践性很强的“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结合,屡创佳绩,常有意外之喜。比如,广州小洲村社会调查、广州小北路非洲裔黑人生存状况调查、顺德乐从暑期夏令营等等;再如,我们新近获批的广州市社科联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就是文学评论团队服务社会,参与广州市文艺志愿者活动的结果。有应用型的师生社会活动,接通社会需求,就会有课题有经费有平台,就会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四项功能贯通的可能。

二是大学教师是否需要了解人才市场与需求?

答案依旧是肯定的。大学是不是象牙塔?我以为既是又不是。

是,代表着她是一方净土,维护着精神的高尚与清洁;言其不是,因为学生本人、学生家庭,以及社会人才市场急需各种各样的人才,我们不可能与社会隔绝。

一个家庭送孩子来大学,最为朴素与合理的意愿在于:为孩子进入社会找一份工作、自食其力地生存下去,并且有可能利用一技之长,向社会的高端流动,一句话:过上幸福安稳的好日子!这一点恐怕大家都不会异议。但是,一个潜在的观念在教师中相当有市场:不少教师或明或暗地认为:我教好自己的课程,完成教学计划就好,至于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不关我事,我只教理论只教教科书规定的内容。其实,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样的看法都是需要商榷的——尤其是在应用型大学转型的今天。

首先,从当下人才市场需求看,社会需要不同规格的人才,理论型人才、高大上人才需求有限,应用型人才则需求旺盛。其次,我们教师是否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变化?我们学习的知识与技能是否过时?这里也有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的必要。目前大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多为985/211大学培养,从大学到大学,从课堂到课堂,具有学历高、眼光高;但重理论、轻实践、少社会一线历练的特点,所以在观念与技能上均不适应“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这也无形中构成意识与行动的双重障碍。加之目前大学体制以及奖惩评价标准的固化,所以,教师如何从自身开始,适应新形势也有相当阻力。需要大学各个方面高度重视,从观念与制度上推动转型。比如,我们的教师比较期待国外访学,同时,又比较轻视去一线挂职实践——类似媒体挂职、公司挂职一般被认为“不学术”或是不那么“高大上”。试想,一个没有媒体经历与经验的教师,如何讲授媒体?一个没有运作过公司的人,如何教得好公司管理?这一点,恐怕比不会游泳的人去开课讲授游泳,还要隔靴搔痒,还要不靠谱吧?

因此,进一步的结论是:我们大学教师不但应该了解人才市场和社会需求,而且还要自觉补课——补你缺少的社会实践课。我们当然需要从社会一线引进更多“双师型”教师,同时我们需要更多的大学教师成为“双师型”。就像讲授大学创意写作的教师,理想的境界是:你也能写,同时有自己的创意。

作者/通讯员:江冰 | 来源:校报312期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