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路,慢慢走

2018-11-05 15:34:18
文艺

受邀为广财学子写一篇关于阅读的文章,因阅读主题宏大,读书乃人生重要的历程,我恐把握不好,误人子弟。但想来或许我的“读书史”可以令学子们品出相同的或独特的见解,于是斗胆谈谈我的阅读体会,小记之,分享之。

很幸运,我是看书长大的

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我最快乐的独处方式就是读书。儿时的阅读很是愉悦,没有条条框框,当真是开卷有趣。那时高等教育正处于重建期,母亲在念大学,父亲在读研究生,家中藏书丰富,只要是大部分字能认出的书我就会翻阅。读着读着,兴趣愈加广阔,天文地理历史文学……对一个单纯如白纸的孩子来说,任何知识的涂绘都展示世界的缤纷。而身为大学老师的父亲也几乎把市面上能买到的儿童读物都买了。至今印象最深的是《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这两套书培养了我对历史和世界的浓厚兴趣,也让我深得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的喜爱。还有《十万个为什么》,它让我在小学二年级被自然课老师选进实验小组,开启了不一样的自然实验旅程。当然,对我最好的是语文老师,这要归功于我的大姑父。自从7岁去北京探访了大姑母与大姑父,两位文化战线上的专家似乎发现了我对文学颇有感觉。从那时起,身为中国文联“老人儿”和出版社资深编辑的大姑父每次写信都鼓励我坚持阅读和写作,还随信邮上不少书。这在好书难求的80年代可是极大的福利,而且那些书当时在我的故乡武汉这样的大城市是很难买到的珍本。至今令我特别懊悔的是,姑父送我的一大箱小人书在几次搬家中四散给小伙伴们了,如若保留下来,定是无价之宝。

说起来,文学作品里对我影响最深的不是经典名著,而是童话。我几乎阅读了当时可以读到的大多国家的童话故事,它的独特叙事方式和描绘的美好世界,让我形成了理想主义倾向,在生活中我栽了不少跟头,却也留下了重建的不熄火种。要感谢陪我成长的那些天南海北的书,在孩提时代给了我自信,并培养了我探索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中学时应试的压力和规范性训练让人乏味,而规训之外的阅读都会被视为不务正业,那时的我给闲书包上课本的书皮后偷偷阅读,由此获得愉悦。更重要的是,那时读的闲书,会为成为日后选择大学学科的隐形基础,并在日后促成实践。

大学,以读书为业的最后四年

父亲曾说,大学四年应该好好读书,不要着急去实践,因为以后有至少四十年去实践。现在回想这句话很有道理。既然有朝一日总会结束学生生涯离开校园,为何要过早抛开书本?而此后的人生不能再像大学一般,以读书为天职,无数压力之下恐怕也难以静心学习。然而这四年读书的深度与厚度,往往奠定了此后四十年的眼光与视野,也决定了个人的学习能力。或许四十年后真正令人后悔的,不是当初放弃了哪次打零工的机会,而是当初没能读完的那本书,没能站在更高远处看这个世界。四年与四十年,放在整个生命历程中究竟该如何规划呢?

大学四年的阅读之于整个人生至关重要。究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理解人类的知识体系。大学通过学科分类将所有的知识以科学的系统呈现出来。理解了人类的知识体系,就能理解文明的进程和智慧的发展,并能把自己放诸整个体系中去考量,真正建立起我与世界基于客观、理性思考之上的联系。当我们畅游在知识之林并不断领悟其中精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阅读中传承,我们的智慧之花就会逐渐绽开。同时,阅读得越宽广、越深厚,就越能品鉴出知识的水准。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且知识碎片化的时代,能否真正拥有智慧越来越取决于对知识信息的品鉴能力。而这种品鉴的能力,得益于这四年修炼的功力。

其二,建构自己喜爱的知识架构。在浏览知识之林的同时,开始对以专业为主的知识进行深耕。每个人都会在浩瀚的书海寻找到心之所向,那是自己未来实践的方向。遗憾的是,中国大学生多为实用主义导向,专业选择出于市场考量而非内心的引导。欧美很多大学生念大学不为求职,只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以为,这种纯粹更贴近人的成长与阅读的本性。阅读是一个寻找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上喜欢的课程、读喜欢的书,这本是大学最美好之所在。如果一个人的选择不是出于喜爱,只会让一切无趣。反之,喜爱的事物实践起来自然得心应手。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喜欢我的课程是因为我口才卓越。但关键是我在大学通过广泛涉猎后选择了我最喜爱的社会学专业,阅读专业书时我笑逐颜开,授课时自然能联系生活讲得兴致盎然。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不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呢?

其三,培养终生学习的习惯。在时代的洪流中,所有今天热门的技能都可能被淹没淘汰。在大学最需要学习的,不是四年后立刻兑现的赚钱本领,而是一生受用的学习习惯。拥有这种学习习惯,让人免于焦虑和不安,因为你会是那个在潮头不断掌握最新动向的人,或是那个最擅长把实践总结成经验值的人。你会在成为家庭主妇后依然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你会在下岗潮涌中站稳脚跟重建天地,你会在经济危机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甚至退休了,学习能力还能让你更好地种花、遛狗、打太极……拥有终生学习习惯的人,只要大脑没有死亡,就能在任何风云变幻中从容应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初中时,我偶然在校门口小书店买到一本《梦里没有橄榄树》,是一个女记者范春歌在20世纪80年代末横贯中国南北的骑行记。她手指划过地图,踩着单车为梦想出发,那般帅气和沿路丰盛的感悟深深吸引我。那些关于远方的书给她出发的梦想,然后她把自己的万里路写在书中成为读者远行的梦想。后来的后来,我像她一样一次次背上行囊去远方,也影响到很多年轻的女孩踏上旅程。至今,很多女学生们习惯在旅行时给我寄明信片,每次翻阅我总不禁想起那些促我远行的书。

牛顿说,他只是一个在海边拾贝的孩子,知识激发的好奇心,会牵引人四处寻找贝壳。生有涯而知无涯,好奇的人不会老。远方是对超越现实的梦想的一种追寻,是彼岸,也是现世的一种永恒。

走得远了,自然能看到世界的多样性,理解人性的同时,接受一切悦纳自己。在苍茫大地与世间种种中穿行,洞见人之渺小,再大的悲悯都不过沧海桑田间一粒沙尘。那么,何不欣然展翅,接受命运的洗礼,在风雨中最大程度地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流逝的岁月里,总有一段细腻的文字能凝结你对于田园诗的向往,因为那是人类最原初的关于皈依的感触。如歌所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而你有没有试过那样的瞬间,远行列车的窗外掠过远方的田野,它恰好就与你关于田园诗的想象吻合。那时,我们会忘记所有的浮躁愁苦,只剩幸福与感恩。我想,这就是书和远方想要教给我们的生命体验。

作者/通讯员:蔡静诚 | 来源:人文与传播学院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