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寻求成长

2015-06-01 14:44:38

象牙塔终端连接的是现实社会,这是毕业季里每个天子骄子必须经历的成长问题。

志愿学生在社区辅导“430学堂”的孩子。

志愿学生到沙梨园麻风村陪伴老人。  广东财经大学让学生“提前”经历成长。在学校附近的社区,由学生组成的“430学堂”为空隙期无人照顾的孩子上课,让学生在社区的大熔炉里感受社会百态;在无人愿意接近的麻风村里,学生们在孤寂中开始思考人性关怀的意义;在一次次的基层演出里,学生们试图理解地域文化,通过创新的艺术演绎来伸展本土文学的触角……不同的活动经历,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生活的不同厚度,在多重感悟的叠加中,学生的成长不再是象牙塔式的脱离实际,而是在融入社会中找到更切合实际的方向。  1 走进社区感受社会百态  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纵横交错的城中村里,散发着书香气息的广东财经大学并不显得突兀。象牙塔与社会相连相接,这是现实,也是方向。

下午4点,正在读大三的小陈带上了小学课本,准备到学校附近的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给孩子们讲课。一年前,她参加了学院组织的“430学堂”志愿活动,成为了孩子们的“课外老师”。  “430学堂”聚集的是一群需要陪伴的孩子。仑头路被称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蚁族聚居地,因为租金相对便宜,离市区距离适中,很多毕业生和来穗寻梦的打工一族便在此生根。在城市梦的追寻下,孩子也在城市成长。不过,忙碌的工作节奏却让父母们陷入难题,孩子4点就下课,而父母6点才下班,城市寻梦者往往很少把爷爷奶奶等长辈带过来照顾孩子,因此空隙时间里不知如何是好?

“430学堂”正是由此产生。“我们先给孩子辅导功课,也会陪他们玩耍,例如变魔术、画画唱歌,让他们感觉有人陪伴,那样家长也会放心把孩子交给我们。”小陈说,因为这样的陪伴少了老师般的严肃,很多孩子会把她当成姐姐,甚至把自己的“烦心事”也告诉她。“他们甚至会跟我说家里的事,我尽量用自己的经验帮他们解决困难,甚至告诉他们一些真实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感觉自己在经历又一次成长。”

实践活动学生是了解社会的窗口,但老师显然看到了更深层次的价值。“以社区作为资源依托开展活动,不仅能找到学生活动的社会价值出口,也能在满足社区需求的基础上开拓社会资源,寻找到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撑活动,这是活动与社区社会互动的良性循环。”“430学堂”活动的负责老师许哲认为,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在社区不同阶层的人群接触中,有助于学生调整价值观,便于他们毕业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互动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基于对学生的信任,社区希望学生协助人口普查工作。这是一个拥有20万人的社区,对于学生来说,挨家挨户上门收集信息并非单调的重复,更多的是从未遇到过的挑战:有学生遇到冷漠的“刺青男”,忐忑不知如何是好;有学生探访了生育了七八个孩子的妇女,狭小的家庭嘈杂凌乱;也有学生碰到的是不懂听普通话的老人,沟通甚至无法进行……  “当学生试着融入社会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很多东西与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通过观察各式人群或不同家庭,他们开始对社会有更深层的认识和思考,这对于他们搭建知识或价值观体系都大有帮助。”许哲说。  2 麻风病村里理解人文情怀  另一拨志愿学生则在一个村子里,窥看到人文关怀的价值所在。

第一次来到三水的沙梨园,张曼娟感受到村子里掺杂着孤独与温暖。这是一个麻风病村,常住的老人只有10个。村子其实很小,但因为老人大多坐在屋子里不见外人,也就显得村子特别空旷、偌大。平日,并没有人会走进这条村子,只有一只小狗和几只小猫为村子平添几丝寂寞。  张曼娟最先熟络的是蒋伯。因为麻风病后遗症病变,蒋伯去江门进行了截肢手术,后來又去医疗条件较为完善的南海红卫麻风病康复村休养了一段时间。  因为曾去过蒋伯所休养的南海红卫村,张曼娟与蒋伯有了更多的话题。在她的观察里,沙梨园里的老人大部分时间是自己一个人待在屋子里听收音机或看电视,或者一直坐在凳子上发呆,每天重复着单调的生活。  村子的另一边,张曼娟的队友梦儿在凤婆婆屋里帮她缝棉衣。有两处开裂的棉衣已经缝补过多次,在年轻人眼中,更像是由几块布的拼凑。凤婆婆很感激,跟孩子们道谢说多亏有他们,要是她自己缝,一天都不知道能缝多少。“也许我们过来只能帮助老人做一些很细微的事,但是在他们看来已经很足够也满是感激。”这是梦儿第一次如此靠近患有麻风病的老人,此前她一直忐忑不知该为他们做些什么,甚至担心自己的探访是否会让老人们不悦。

张曼娟把自己带来的山楂片拿给了凤婆婆,凤婆婆连说“喜欢”。张曼娟起初并没留意山楂片对凤婆婆的“特别功效”。“后来才发现,因为凤婆婆的腿走路不方便,平时要烧水很困难,但吃山楂片能让喉咙舒服些,解解渴。”这让张曼娟瞬间体会到潮汕家乡的一句俗语—“容易过喝口水”,比喻做一件事情比喝水还容易。但经过和凤婆婆的接触,张曼娟明白也许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很容易的事情,可能对小部分的人来说并不然。“有一种无能感,却也更清晰地知道什么是关怀。”凤婆婆给张曼娟的触动很深。  张曼娟并不是第一个受触动的人。每个学期,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都会组织学生来到沙梨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学生从这个村子里感受不同的生活,体悟人文关怀精神。

“前些天小兰还给我打电话,问我身体好不好,一直惦记着我。”村子里另一位金婆婆口中的小兰,是已经从广东财经大学毕业的学生。两年前,她在志愿活动中认识了金婆婆后,就一直和金婆婆保持联系,为金婆婆已经空荡的心注入一股暖流。  3 深入社区培育本土文化生命力  当幕帘下降,掌声再次响起,《青春的声音和梦想—南方原创诗歌艺术之夜》为广东财经大学文艺志愿活动立下了里程碑式的印记。这是学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首次承办的政府文化惠民项目,从节目创作、晚会现场导录以及票务营销均由师生完成。“晚会对外公开售票,300多张票全部售罄。”负责老师张琦介绍,因为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特殊性,学院一直在寻找“展示型考试与人才输出创新机制”的有效思路,而晚会的积极反应无疑为这样的探索铺陈了一条可行之路。  但这并不是师生的首次探索,早在去年4月,文艺志愿团队就在番禺沙湾进行了首次试水。“80%的节目都是原创的,为了让节目更加接近当地的文化生活,我们在创作前不仅搜集了大量资料,周末的时候也会去采风。”子豪是节目的创作人之一,在他看来,这些深入社区的表演,是对专业技巧的另一种考验。“理解当地的作品才能走进人心,这样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子豪对演出的理解可以从侧面诠释文艺志愿团体的价值所在。“虽然我们不是明星,但我们的优势是创新能力。”有着一脸灿烂笑容的子豪说,相较于高昂费用的剧场演出,他们这些走进基层的文艺志愿演出对于普通百姓更方便易得,也更亲民。  与广义的志愿服务不同,文艺志愿服务目前尚是一个空白点。在张琦看来,大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大多从事义务付出性工作,缺少一些实质性个人提升,尤其是组织运营及经营管理方面。而在文艺志愿者服务项目中,大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文化艺术素质,更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社会能力,通过演出整合公益资源,形成推动艺术类公益活动发展的整体合力。

文艺志愿服务不仅对学生本身有提升作用,他们的意义还延伸在文学的传播。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贾毅教授认为,在电子阅读、快速阅读不断发展的同时,传统阅读进入瓶颈期。文学作家的宣传方式局限在讲座和签售,但大量基层文学爱好者和群众却无法通过现有条件接触到文学活动,尤其是本土文学的传播,导致文学活动的传播和发展出现了断层。  文艺志愿服务团队则有助于弥补这个断层。“文艺志愿队的学生有一定文学素养和文学作品编撰能力,他们可以在借力作家协会的力量,将文学爱好者聚集起来,对内可以走进大学校园进行文艺作品推广,对外可以对广东本土文学作品进行研讨演绎,部分排练成具有观赏性的文艺节目,并将共同创作的节目通过演出的形式送到基层群众中,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更多的基层群众和文学爱好者通过文艺作品展演了解本土文学作品。”  访谈  理解代际差异,也是一种成长  受访专家:江冰(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  成长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但不同年代人的成长总会刻着时代的烙印。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江冰是80后、90后现象研究专家,他所带领的“8090后课题研究”曾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作为社会上曾经的新生事物,“8090后”经历的年代也许不可复制,但研究他们的成长经历是否可以为“00后”甚至更年轻的一代提供营养?南方日报记者日前特别采访了江冰教授。  南方日报:为什么会选择以“8090后”作为课题研究?  江冰:我是研究当代文学史的,2003年我重返大学时四处寻找课题。那时我女儿还在读中学,有一天她突然“占领”了我书架上的其中一行,把我的书全都搬到了地上。我翻了她的书,发现全是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的作品,而这些青年作家都是我不了解的。后来,我把他们的书看了一遍,感觉到在时代的大转型下,每个家庭的代沟也存在于文学中,而这些文学刚好跟网络联系在一起,所以我就把《新媒体时代的“8090后”》作为研究题目。  南方日报:当80后、90后的学生参与到这个课题研究中时,对他们自身成长有什么帮助?  江冰:通过研究,学生收获最大的是理解了两代人之间的缝隙。我女儿在读中学时也曾有过叛逆期,那时我跟她唯一的话题就是张悦然的小说。在谈同一个作家时,两代人找到了共同的话题,沿着这个话题,心灵的沟通也更顺畅。其实每一代人需要一根接力棒与下一代人进行对接,而这个课题正好让学生们找到接力棒,理解接力棒,在理解中成长起来。

(南方日报2015年5月30日报道)

摄影:
作者/通讯员:黄玉瑜 李海楠 | 来源:南方日报 |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