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芬:无悔选择向西行 扎根边疆洒热血

2021-12-01 14:46:37

“那一瞬间我竟然在问自己,有没有后悔来西藏,我的答案就是没有后悔。”提及在从西藏前往广西学习的飞机上遭遇严重气流颠簸的经历,黄海芬后怕之余满是感慨。四年前踏上入藏之路的她,即使在面临死亡恐惧的那一瞬间,也不曾后悔,“从来到林芝的那一刻起,我就准备在这里扎根。”黄海芬毕业于我校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四年前的她从繁华喧嚣的大都市一路向西,生活上的天差地别并没有使她退缩。今年是她坚守西藏的第四年,这一路上收获不断,成就满满,她将青春热血抛洒于此,将奋斗汗水融入沃土。

林芝,挥洒青春的理想之地

“留下安家啦!爱人在隔壁村,也是一起来西藏的。”黄海芬笑着向习近平总书记说。7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赴林芝考察调研,在巴宜区林芝镇嘎拉村便民服务中心,黄海芬作为嘎拉村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队员,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工作情况。她表示,见到习近平总书记之后,受到了很大鼓舞,更加坚定了她扎根雪域高原的选择。

嘎拉村距林芝市区约12公里,拥有优越的自然和区位条件,是林芝市桃花旅游文化节主办地,享有“桃花第一村”之美誉。每当春季来临,1200多株野生桃树竞相绽放、花香满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嘎拉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壤,黄海芬也因地制宜,努力将旅游业打造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今年3月27日,林芝桃花节在嘎拉村开幕,当天共接待游客1.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4.3万元。但黄海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门票收入,她说:“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不能说遇到困难就逃避,或者是马马虎虎地应付完成。你一定要先去学习,再学以致用去做一些创新和推动,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在黄海芬的坚持下,林芝镇嘎拉村的旅游业发展方向正在不断调整,从仅依靠门票收入到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黄海芬决定通过产业的多元发展突破瓶颈。黄海芬坦言,赴藏四年,她的工作激情始终不减,哪怕是重复的工作,她都反复思考创新点,努力做出新花样。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她将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当中,她说:“嘎拉村离市区很近,为什么游客不选择市区的酒店,而是选择我们的民宿呢?那肯定是需要通过差异性竞争,嘎拉村是因为桃花出名的,所以在民宿内部设施上,我们都以桃花为主题进行设计和布置,打造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藏式民宿。”

即使对未来的发展做好了详细的规划,多元发展的目标在具体实施中仍存在着重重障碍。由于观念保守和对前景的担忧,不少村民对“精品民宿”项目还是处于观望状态,于是,村干部们决定先在有意愿、有能力的三户人家中试行,往后再争取推行到每家每户。黄海芬坚信实质的效益能够提升群众的信心:“等其他村民看到收益好了,他们就会加入的。”习近平总书记莅临嘎拉村后,黄海芬看到了发展机会,她计划沿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的地方设计打卡路线。此外,嘎拉村展馆建立、周边文化产品开发也提上了日程。

“春天赏桃花,夏天搞采摘,秋冬看民俗。”这是黄海芬对嘎拉村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黄海芬深知,高原之上求才若渴,比起大城市更缺少人才,为了西行梦,她放弃城市白领工作,从繁华城市走向藏区边陲。在入藏大学生的演讲比赛中,黄海芬的演讲题目是《把根扎在祖国边陲》,一晃四年过去,她仍坚守最初的梦想,挥洒青春浇灌着这片土壤,在理想之地上展露锋芒。

财大,孕育梦想的青春摇篮

雪山绵延入云,清河倒映万物,圣洁美丽的青藏高原上,黄海芬留下了深深浅浅的脚印。入藏四年,黄海芬脚踏实地为人民办实事,获得了优秀强基工作者荣誉称号,自2018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并在2020年被林芝市巴宜区委记“三等功”。黄海芬坦言,获得的成绩离不开母校的栽培教育,“萌生去西藏工作的想法,与广财有一定的关联。”

在广财学习的四年里,黄海芬不仅仅着眼于汲取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还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在学院党支部中担当要职。校优秀共青团员、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宣工作者,连续两年获得校奖学金……嘉奖事迹不胜枚举,饱满又充实的大学生活,为她日后远赴西藏、扎根基层打下了坚实基础。财大生涯让黄海芬获得了营销专业知识,培养了策划能力,这对她目前基层工作的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除了知识上的教导,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也让我感触很深。”黄海芬所在的学院党支部时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既能给别人带来温暖,又能实现自身个人价值,黄海芬深刻地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学校对社会大众的人文关怀塑造了我的价值观,这对我选择来到西藏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忆起广财的青葱岁月,黄海芬说道。

毕业前夕,黄海芬拒绝国企抛出的橄榄枝,放弃沿海地区舒适的白领生活,毅然决然地乘上通往高原的列车。对于这一选择,身边出现了许多不解和担忧的声音,但黄海芬坚定地认为:“将青春挥洒在最需要的地方,远比扎堆于都市更有价值!”刘晓斌教授是黄海芬的班级导师,得知消息后的他特别支持海芬这一选择,特意给她传达一些注意事项,叮嘱她到西藏后要入乡随俗。“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学生一直是广财坚持的信念,而黄海芬就是这个信念最好的体现。”刘晓斌道出了他的心声。郑冬瑜是黄海芬的辅导员,同时也是其所在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对于黄海芬的选择,她并不惊讶,“海芬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家国情怀、很纯粹的人。”在黄海芬的成长路上,郑冬瑜扮演着引路人的角色,常为黄海芬指点迷津,也充当着朋友的角色,倾听她的烦恼忧愁。“郑老师非常关心我,就像一个大姐姐,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向她倾诉。”时至今日,黄海芬依旧和郑冬瑜保持着密切联系,每逢假期返粤,两人会抽空聚一聚,从工作上的奋斗拼搏聊到生活中的家庭琐事,互相分享着藏粤两地的趣事。师生间的深厚情谊就像那高原上的雪山,终年不化。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组织部对广东进藏工作大学生相关要求,2018、2019年,校领导先后带队走访看望赴藏工作的校友。作为校友代表,黄海芬对此深受感动。“说实话,很多学校对在校生的关怀是比较缺位的,更不用说对毕业生们了。我了解到有些学校只来这边看望过一次,但学校领导连续两年都前来慰问,还要克服高原反应,我真的非常感动。”此外,黄海芬也表示在西藏工作时遇到了许多校友,深刻地感受到母校一直在不断发展,用知识栽培人才、用关怀亲近学生,她为此感到非常自豪。

为了心中的信念和梦想,黄海芬一路长途跋涉,翻山越岭,走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道路。大学校园是她的启蒙地、出发点,知识的索求、潜移默化的教育、良师益友的帮助,让西行之梦在沿海平原孕育生长,最终在高原上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边疆,时代之花在此绽放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深深地烙印在黄海芬的心里。四年的风雨兼程没有磨平她的棱角,没有浇灭她的热情,面对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她从未想过敷衍了事,归来仍是怀揣热忱之心的少年。被问及未来将会延续哪方面的品质时,她坚定地说:“要保持工作的激情和责任心,保持虚心求学的心态,工作中不断地推陈出新。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对人民的负责。”铿锵有力的声音,也展示着她一往无前的决心。

前有新时代召唤,后有黄海芬学姐先进事迹引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实现个人价值,逐渐成为广财新青年的心之所向。作为过来人,黄海芬也主动分享了她的心得:“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第一是要不忘初心,因为你只有把心安下来,才能把工作干好;第二是要虚心求学,充分了解当地老百姓的习俗,掌握好工作本领;第三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把身体跟工作平衡好;第四是要勤于思考,多想想怎么把工作做得更好,做出创新,努力凸显、发挥个人的价值。”

每逢毕业之季,总有一批批青年积极投身西部计划,到西部省份志愿服务1-3年,为加快边疆地区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黄海芬只是众多助力边疆建设青年的缩影,正是有这么一群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建设者,曾经贫穷落后的边疆才变得更加美丽。

黄海芬的鲜活事例,在许多大学生心中埋下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种子。2021级经济学院数字经济1班吴冠达同学在了解了黄海芬的事迹后深受启发,他说:“黄海芬学姐的选择带有炽热的爱国情怀和充满诗意的个人理想。我认为这是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具备的责任感,在支援祖国边疆的道路上奉献自我,不负时代,不负韶华,我对此致以崇高敬意。”对于黄海芬的择业观念,2021级金融学院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2班的许思睿也感触颇深,“这让我明白,大学生毕业后不只有留在一线城市一条路。未来的择业不仅要考虑自己,亦要考虑社会、考虑国家,如果能在毕业以后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为建设国家事业出力,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时代发展的画卷已徐徐展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黄海芬提笔落墨,在举手可摘星辰的高原上绘出边疆的壮丽蓝图,留下了属于广财人的浓墨重彩。

摄影:
作者/通讯员:蒋颖妍 周愿 肖珺心 邝淑芳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