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聂普焱:以科研助推国家发展

2022-04-29 15:59:37

4月28日,2022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模表彰大会举行,我校经济学院院长聂普焱在会上获颁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身为科研工作者,他不忘初心,笃行不怠,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身为人民教师,他以极大热情对待教学工作,传道授业,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循循善诱、孜孜不倦。身为学院院长,他组织团队教研并重,抓实育、干实事、摘硕果,推动学院建设发展。

潜心科研 笃行不怠

走进聂普焱办公室,桌上常年摆放着最新一期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风行千里不问归途,在科学探索道路上,他几十年如一日,笃行不怠。大年初四,当家家户户都还在欢度新春,沉浸在节日气氛中时,聂普焱已经回到学校,在查阅资料与论文写作中,开启了自己的新年征程。“我发现我们学校有些老师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一直在学校,科研工作从来没有中断过,我们学校的科研氛围真的很好,我很享受这样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聂普焱笑称道。

日复一日,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廿载潜心耕耘,聂普焱的科研之树硕果累累: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奖2项,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5项;应邀担任全国保险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应邀担任多家SSCI收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编委……

2022年4月14日,全球性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了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Highly CitedChineseResearchers)榜单,聂普焱入选应用经济学“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谈及如何做好科研工作,聂普焱道:“从事科研工作,研究方法是根基,把握了研究方法,无论切入哪个问题,都能很快抓住问题的核心和重点,而打好根基的关键就是持续不断地学习,只有坚持学习,不断掌握最新的研究方法,时刻扎稳根基,才能为未来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

“科研是一条孤独而充满希望的路。在不知道结果的未知之路上探寻,要经得起失败,还要耐得住寂寞,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在聂普焱看来,时刻怀揣着对科研的热爱,以忘我和坚持终身学习的姿态奔走在前行的道路上,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人生追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保有求知的热情,坚持自我的充实,注重方法的训练,涓涓细流,方可汇成汪洋。

坚持创新 不断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一向着眼学校发展、社会发展的聂普焱,在他的科研工作中,也一直在努力践行着这种创新精神。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作为一名杰出的科研工作者,聂普焱始终身体力行着这一理念。他认为,除了坚持不断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努力培养发现问题的好奇心、分析问题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创造力。通过不断创新,将好的研究想法、研究思路转化成新的研究成果。这些好的想法可以来自于对社会的观察调研,可以来自于与同行的思想碰撞,也可以来自于前期研究的积累等。

“我常常和学院老师们一起讨论最新的经济问题,就拿数字经济来说,我们常常一起思考数字经济和产业经济、数字经济和国际贸易、数字经济和国际商务这些该如何结合,往往能碰撞出新的研究观点,不断为科研工作带来新的突破。”也许,对创新的坚持正是聂普焱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的“诀窍”。

紧跟时代 以研促教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换代,经济学科发展也同样出现了新风向,其中,“数字经济”是聂普焱在交谈过程中反复提到的关键词。“目前,数字经济是我最关心的领域,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使得我们日常经济活动也产生了很大变化,数字经济是当下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对于我们学校的发展而言,无论从科研角度,还是人才培养角度,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

聂普焱认为,数字经济可以和我校现有的一些优势学科结合,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展新兴学科,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校优势学科注入新的活力。“数字经济是一个新兴领域,从人才培养体系,到法律法规再到相关数字信息的管理,目前来看并不算很健全。我们作为财经政法类高校,恰好可以把握这个发展机遇。”也因此,聂普焱积极组织咨政报告团队,针对国家经济发展与安全、数字货币等问题撰写咨政报告,这些报告有4份得到国家主要领导批示,9份得到省级以上领导批示,对推进数字经济行业的发展颇具影响。

“如今,全球经济、国家经济增长都越来越快,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也是呈指数级增长的,但现在社会需要的经济人才是新型经济人才,是更全能、更多面的经济人才。”据聂普焱介绍,我校正计划新设数字经济专业,在经济学的基础上增加了编程、AI技术方面的课程,课程将变得更具有挑战性,目的是培养出更契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学生。“我们学校在把握数字经济机遇的同时,也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着力培养粤港澳协同的新型经济人才。”聂普焱把自身对于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认知与理解,向我校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建设进行转化。

培育团队 协同共进

一个人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得更远。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在1927年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团队成员的平均贡献率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聂普焱认为,每个研究领域的核心团队成员维持在3-6名之间是较为合适的。他来到经济学院后主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团队建设,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发展需求,结合每个个体的比较优势,通过合适的协同合作模式,在经济学院这个大团队中培育打造了多个高效的小团队,推动了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效衔接。在2021年,经济学院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聂普焱组建的4个科研团队累计发表A类学术论文6篇,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

“有时我也会适当放手,把团队成员们的能力培养出来。很多领域我只是开始稍微费点心,后面基本不用操心了,因为已经有个成熟的团队了,面对各项事务都能够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完成好。”目前,聂普焱牵头的团队成员们具备多学科专业背景,团队成员会定期进行一次见面讨论会,交流学术热点,碰撞学术观点。

成熟高效的团队建设,不仅帮助聂普焱坦然平衡好老师、教授、院长不同的身份,肩负不同的责任,也为我校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不断蓄力。

摄影:
作者/通讯员:党委宣传部 黄程灿 人文与传播学院 符晓冬 | 来源:宣传部 | 编辑:伍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