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文化赋能古村治理 乡村振兴“寨”现活力

2022-08-04 20:41:32

7月24日至7月27日,财政税务学院“寨下说得队”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成员从乡村振兴多个角度展开实践,见证古村旅游发展,走访调研乡村特色产业、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实地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对林寨镇经济、文化、环境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旅游模式完善、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青年大学生的思考与建议,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非遗醒狮转动致富车轮  

团队前往林寨镇楼镇村的福楼醒狮文化公司,走进非遗扶贫制作工坊,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在与老板娘黄阿姨的深入交谈中,团队了解到,楼镇醒狮本是她们一家的独门生意,由于做工精美,曾多次登上春晚的大舞台以及国内外的大型文化活动,文化影响力富足。早年在广州办厂生产,但故乡记忆难却,同时也希望醒狮能让乡村振兴在故土落地生根,便建成了现在的非遗醒狮制作工坊,邀请村里的劳动力加入醒狮制作大队伍,在传承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转响了每家每户的脱贫致富车轮。

醒狮的制作工序听似简单实则复杂,扎竹子、糊纸、上色、装毛……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十足的耐心。团队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展开了“扎竹子”工序的体验,折竹条、摆形状、固竹条……历经一个多小时的制作,几个形态粗糙的狮子耳朵才得以完成。

百年古村述说时代故事

团队走进林寨古村落,蓝天白云下,四角楼与夏日荷花、稻田与乡村小道交相辉映。

四角楼内,管理员陈叔讲述了古村的悠悠历史,四角楼的主人曾经是达官显贵,这里也曾是繁荣的货物集散地。工艺精湛的四角楼建筑、仍在使用的防洪涝系统无不是先辈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在四角楼外的游客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们喜悦地分享乡村振兴带来的切实成果:新的停车场、锃亮的道路、多样的绿化。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未来的期望,盼望更加系统化的景区管理,古楼能得到专业的修缮与保护,周围的民宿、餐饮行业能更加充实……

值得欣喜的是,近两年林寨古村成为了研学基地。目的是希望青少年不要只闷在学校里读书,要走进乡土大课堂,去体验、去感悟、去奉献。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连接课堂与现实的平台,青少年来到这里体验农耕生活,体验书本内容之外的课程。青少年们将深入乡土大地,走进乡土大课堂。这也意味着林寨古村未来需要持续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开拓更多吃喝玩乐的产业,打造更多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鲜事物。

摄影:钟欣桐
作者/通讯员:钟欣桐 庄树青 罗乐怡 | 来源:财政税务学院 | 编辑:蒋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