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体验、传承! 兴宁非遗进广财

2024-09-23 19:40:01
双百行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9月2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旅盛事“兴宁风情百校绘,非遗融湾跨千年”——广东省大学生文旅项目策划和产品设计大赛决赛暨兴宁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我校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不仅汇聚了众多高校的大学生参与,还通过文艺展演、设计大赛、游园活动、专题沙龙等形式,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文化与智慧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盛宴。

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树林,学校党委副书记罗贤甲,广东省地质局二级巡视员罗大略,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孟尝,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欧阳丽,兴宁市委副书记麦东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丽思,副市长刘小容,学校梅州校友会会长章航、广州市兴宁商会会长钟坚,省纵向帮扶驻兴宁工作队代表,各地校友会代表等出席活动开幕式。参加本场开幕式的还有省纵向帮扶驻兴宁工作队所在单位领导,省纵向帮扶驻梅州各县区工作队代表,参加广东省大学生文旅项目策划和产品设计大赛决赛的学生,广东财经大学各地校友会代表,广州市、佛山市兴宁商会代表,广东财经大学、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代表等。开幕式由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郑金栈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罗贤甲发表致辞,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嘉宾、师生、校友的热烈欢迎和真挚感谢,介绍了我校在“百千万工程”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表示未来学校将充分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继续秉持开放合作的理念,加强与各兄弟院校及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为兴宁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高校和县域的双向奔赴,共同推动兴宁市文旅产业和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梅州兴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对接融湾振兴发展先行区贡献广财智慧和力量。

兴宁市副市长刘小容发表致辞。她指出,兴宁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广东省文旅设计大赛和兴宁非遗进校园活动,是让更多人近距离地了解兴宁、认识兴宁、爱上兴宁,推动兴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搭建起一座桥梁,全面推动两地人员交流往来、文旅互补共进,常态化开展交流交融活动,携手打造交往、交流、交融新典范,共同谱写合作发展新篇章。

开幕式上,兴宁市文广旅体局还作了兴宁市文旅宣传推介,向与会嘉宾展示了兴宁丰富的文旅资源和独特的非遗文化。

与此同时,广东省大学生文旅项目策划和产品设计大赛决赛也在学校勤学楼408正式拉开帷幕。设计大赛以“新乡村·新产业·新动力”为主题,旨在号召青年人才关注新时代乡村振兴,共同探讨新时代乡村社会变迁。此次大赛特设“兴宁市乡村振兴项目策划和产品设计”专项竞赛。来自全省各高校的参赛选手们经过层层选拔,最终站在了决赛的舞台上。他们围绕兴宁地区的非遗文化元素,策划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市场潜力的文旅项目与作品。选手们的精彩表现,不仅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为兴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本次活动共吸引了来自省内外近二十所高校的235名师生参与。通过专家评审团的认真评选,最终按照文旅项目策划赛道、文创赛道、微电影赛道等3个赛道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最佳网络人气奖等32个奖项。

在“非遗进校园”游园活动现场,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兴宁非遗的独特魅力。现场设置了多个非遗体验区,包括印象剧场·兴宁非遗show,匠心传承·兴宁非遗体验圩,奇妙潮玩·兴宁农特市集,文绘兴宁·作品集展会等。师生们纷纷驻足观看,亲手体验、观赏非遗技艺,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环节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让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得到了更好的传播与普及。

四大非遗项目——“竹板歌”、“杯花舞”、“兴宁马灯舞”、“兴宁客家山歌”轮番上演,生动展现了兴宁深厚的文化底蕴,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文化画卷,令现场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兴宁非遗的无限魅力与生命力。

在兴宁非遗体验圩,观众不仅观赏,更亲手体验从舞步、刻刀到竹板敲击、马灯制作每一项活动都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沉浸,更是一场技艺的传承,让兴宁非遗在你我手中焕发新生。

趣味横生的“猜灯谜”、“你画我猜(兴宁版)”、“知识问答(兴宁广财版本)”等互动游戏,让参与者在欢声笑语中,领略兴宁文化的独特韵味,与此同时

丝苗米的清香、单丛茶的醇厚,各类兴宁农特产品的丰富,不仅满足味蕾,更让这场兴宁农特市集,成为一场文化与美食的双重盛宴。

文绘兴宁·作品集展会”启幕,微电影、文创产品、文旅策划三大亮点,浓缩兴宁文化精髓,微电影以镜头述说故事,文创产品融艺术于生活,文旅策划展现旅行新视角,这不仅是作品展示,更是创意与文化的深度对话,为兴宁展现非遗魅力提供一个闪亮舞台。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得到了省财政厅、省旅游协会、中国联通广东分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活动不仅为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兴宁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展望未来,我校将继续秉承“融合创新,传承发展”的核心理念,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文旅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摄影:
作者/通讯员:社会合作处 文化旅游与地理学院 党委宣传部 校新媒体团 叶芷瑶 | 来源:校新媒体团 | 编辑:刘鸿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