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覆盖广东21个地市、1000余家民营企业的粤商“千企”大调研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正式启动。
今年暑期,广东财经大学创新性地将暑期社会实践与粤商研究深度融合,组建了由粤商研究专家领衔、近百支学生团队构成的“青年突击队”,深入全省21个地市,通过对千家粤企样本的深度调研,全面揭示广东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链群协同、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及问题瓶颈。
广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郑贤操表示:“广东财经大学作为扎根南粤的省属财经高校,始终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助力粤商成长融入办学血脉,依托粤商研究特色高地、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以及政企校协同平台三大核心优势,致力于为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广财智慧’和‘广财方案’”。本次围绕广东民营企业的大范围、全方位“把脉问诊”,将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此次大调研从7月中旬开始至8月中旬结束。各调研实践团将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走进车间码头、田间工厂,记录企业发展情况。调研将涵盖传统制造、战新产业、科技型民企等,并将实地采访不同代际、不同背景的民营企业家。学校在各地市都配备了2名随队专家,指导学生团队开展调研,确保真实反映企业发展现状、精准展现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数据支撑。
调研期间,广东财经大学还将在民营企业同步开展“微宣讲”活动,解读民营经济政策,提振企业家信心,优化广东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发挥高校智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助力广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李宜航表示,此次调研紧扣“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聚焦粤商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是广大青年师生把论文写在南粤大地上的一次生动实践。省社科联将联同广财,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将此次调研打造成为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的“思想库”、助力粤商发展的“智囊团”、深化产学研融合的“新桥梁”,切实推动调研成果的落地转化,调研成果将通过《粤商发展蓝皮书》、政策建议报告、建设粤商发展数据库、发布粤商企业发展指数、建立粤商博物馆等形式向社会发布。
截至目前,广东财经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和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结对数量累计达683支,数量居全省高校前列。近年来,学校获全国重点团队5支,全国优秀团队1支,全国优秀个人1人;获省级重点团队65支,省级优秀团队33支,省级优秀个人19名,省级优秀品牌项目6项,省级典型案例26个。学校连续两年获评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光明日报于2025年7月13日报道链接: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2feb1480b4df4d9092cb737ef435ec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