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挖南雄革命沃土,点燃乡村科学火种,7月14日起,广财“智跃韶光”“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深入韶关南雄雄州街道民主社区,为30名当地儿童量身打造了“红色+科学”双融合科普夏令营。本活动通过创新互动课程,点燃乡村儿童科学梦想,深植南雄红色基因,为当地科普教育发展和红色资源活化提供“广财”方案,生动诠释了“百千万工程”中青年力量的先锋作用。
创新课堂:红色铸魂与科学启智的时代融合
红色教育与科学素养,是新时代青少年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核心课题。“智跃韶光”团队创新探索“红科融合”模式——以科学实践承载红色精神,用革命薪火点亮求知之路,让抽象的价值引导化为可触可感的成长体验。课程不断深挖科学原理背后的奋斗历程与精神内涵,实现“以科学原理理解红色历史,以红色精神铭记科学知识”的双向赋能。
沉浸式课堂见证双向赋能
孩子们在动手实验中感悟真理:制作“视觉暂留”动画装置时领悟科学规律,体验皮影戏《新小萝卜头》时自发为烈士遭遇而感到愤慨,谴责敌军行径,“原来科学家和革命英雄一样要勇敢坚持!”。社区工作者惊叹:“将深奥原理与红色故事结合,孩子们的理解远超预期!”
实践性设计激活创造本能
从“反冲力热气球”到“纸杯电话”,十余项趣味实验让科学原理落地生根。孩子们争相展示自制发明,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喜悦,更是对知识最本真的渴望——这正是“做中学”理念的生动诠释。
仪式赋能:从开营到结营的成长见证
开营启程:时光里的双向奔赴
7月14日,开营仪式在“击鼓传花”的欢快节奏中启动。当鼓声响起,孩子们从最初的腼腆到迅速与志愿者建立信任,童真的期待悄然拉近心距。雄州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邱珍亮为突击队授旗,并郑重表示这面旗帜承载着孩子们求知的渴望,望突击队以青春智慧浇灌南雄未来。飘扬的旗帜,象征着团队对孩子们求知渴望的郑重承诺。
结营丰收:星光下的成长答卷
结营仪式化作一场可见的成长庆典。民主社区党委书记王燕飞高度肯定:“这种红色历史与科学原理的融合设计,为乡村教育提供了广财方案!”临别时更贴心叮嘱团队返程安全,期待下次合作。家长代表吴甲莲女士更动情反馈:“孩子每天回家兴奋复述实验,还主动讲起学习到的革命故事,性格变得更加开朗!”那些琳琅满目的科技小发明,是科学的萌芽,更是红色课堂播下的勇气种子破土而出。
淬炼成长:青年先锋的实践答卷
广东财经大学这支10人的“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在实践中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成长。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智跃韶光”突击队深刻体会到:教育帮扶绝非“打卡摆拍”,而是沉下心的精准滴灌。队员们以“零失误课堂”为目标,将“孩子真学会”奉为铁律,在服务中淬炼成长。
精准领航
队长曾以安统筹全局,从对外联络、课程打磨、再到宣传推广,事无巨细,带领团队高效协作。在每日小结会,队员们坚持每日复盘,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改进。每日课堂负责人带领团队抠实验细节,优化教学流程。
锐进成长
面对部分队员缺乏儿童沟通经验的实际挑战,团队积极学习、每日复盘。课堂流程日益流畅,孩子们参与度显著提升,课程效果提高。孩子们渴求知识的延伸和踊跃的提问,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教育帮扶的价值,更深化了对乡村振兴内涵的理解——振兴,始于点亮下一代的梦想。
双向奔赴
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当孩子实验卡壳时,队员弯腰一对一辅导的身影成常态。孩子们成功后兴奋的眼神让队员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育才沃土深耕不辍,青年当为乡村火种
“百千万工程”引青年向岭南乡野奔赴,“智跃韶光”“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以亲身实践印证:乡村振兴根在教育,儿童成长贵在红科共育。这支队伍誓作深耕者,更盼千帆同行——愿高校、基层组织共织希望星河,合力为南雄、为岭南幼苗拓科学之翼,铸红色之魂。每个孩子眼中闪烁的求知火光,都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希望之源!
(粤TV于2025年7月22日报道链接:https://m.itouchtv.cn/article/7705f58dfc87ebda6f7cb0fa25856d20?shareId=G30uvc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