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至25日,广东财经大学校级团队“铁枝奇兵”实践团(下称“实践团”)在揭阳市揭东区玉滘镇、云路镇团委的悉心指导下,到当地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文化实践活动。实践团聚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枝木偶戏,开展校地联动、对话传承人和公益义教等实践活动。
7月18日,实践团赴玉滘镇政府参加座谈会,系统汇报了前期调研成果及实践行程规划,重点展示了自主设计的铁枝木偶宣传图册及文创IP设计方案。镇团委对团队的准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实践方案提出指导意见,最终敲定以“观摩表演、传承人访谈、文创开发、公益课堂”四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共同推进铁枝木偶戏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7月19日,实践团在法学院指导老师朱姝的带领下到云路镇,专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揭阳铁枝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俊龙。在陈俊龙家中,实践团成员见证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匠心坚守。陈俊龙幼年随父学艺,至今仍亲手完成雕刻、组装到服饰设计的全流程,其制作的木偶精美鲜艳,远销港澳台及东南亚,他的代表作更是被成都中国皮影博物馆永久收藏。
然而,铁枝木偶的传承困境严峻。陈俊龙坦言尽管政府非遗补贴缓解了部分经济压力,但当前“后继乏人”、传承队伍断层问题仍亟待解决。只有更多青年人关注、学习铁枝木偶艺术,才能让这门国家级非遗艺术代代相传。
7月21日,实践团跟随揭阳市玉香园木偶剧团赴汕头市濠江区展开调研,与国家级非遗(铁枝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揭阳玉香园木偶剧团班主李舜雄座谈交流,深入了解这一传统艺术的传承现状。
如今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铁枝木偶戏的影响半径正在扩大,一年演出的场次增至180场。李舜雄说:“是政府的重视与网络传播让非遗有了新活力”。当天,实践团还观摩了经典剧目《汉文皇后》展演。艺人通过三根铁枝的精妙操控,配合传统乐器演奏,生动展现了这一非遗项目的艺术魅力。
7月25日,实践团赴玉滘镇东面小学开展非遗文化暑期公益课堂活动。活动以铁枝木偶戏为代表的揭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学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文化传承课。
理论课首先总览揭阳丰富非遗资源,继而重点介绍铁枝木偶文化,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普及法律知识。实践环节,实践团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化版木偶,在互动中深化对非遗的认知,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非遗的种子。
实践团表示,未来,团队还将继续探寻铁枝木偶的独特魅力,向社会传播其深厚文化底蕴,吸引更多人加入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行列,推动这一文化瑰宝的传承与发展。
(南方+于2025年7月28日报道链接:https://static.nfnews.com/content/202507/28/c11556535.html?colID=0&firstColID=84&appversion=12610&from=weChatMessage&enterColumn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