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1日,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云税新声”与“云税深研”百千万突击队在王利娜副院长、彭妙薇老师带领下,走进衍生健康医药(广东)有限公司开展专题调研。作为广东省“粤商千企大调研”行动的重要一环,此次调研紧绕中医药产业链现代化与县域经济融合主题,旨在实地探寻财税政策对健康产业集群的赋能实效,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参考。企业战略负责人及生产研发团队全程参与调研交流。
政策宣讲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
调研中,作为“粤商千企大调研”云浮市宣讲负责人,彭妙薇老师开展了多维度的赋能行动。她系统介绍了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优势,凸显其“财税政策转化器”的定位;发布了《珠三角企业关税冲击调研》的核心成果;并针对企业外贸领域的痛点问题,提供“一企一策”的财务优化路径。通过数据化风险预警模型与成本洼地识别工具,助力企业破解国际贸易变局下的税务合规瓶颈,这也是会计学院践行“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的生动实践。
锚定健康产业集群,贯通省级战略
王利娜副院长在座谈时表示,衍生集团作为云浮市大健康产业的“链主企业”,是团队践行“政策-产业-企业”三角研究框架的关键验证节点。依托“粤商千企大调研”这一平台,此次调研重点考察财税优惠政策在中医药研发转化、县域市场拓展过程中的成本优化效应,探索健康产业与“百千万工程”县域经济布局的协同发展路径。
双轨驱动,探寻发展动能
通过对企业文化馆的参访和生产线的考察,调研团队深入剖析了企业“传统文化赋能+现代产业升级”的双轨发展战略。
在文化传承创新方面,企业将彭祖养生理念转化为“草本家族 IP”等年轻化载体,实现了药食同源文化的价值变现;在产业链条跃迁上,企业完成了从代工贸易到自主研发生产的转型,并依托省级博士工作站构建起产学研成本共担机制;在政策红利转化上,企业高效利用云浮的用地、税收等政策包,实现了粤港澳与全国市场的梯度布局。
团队结合会计学科工具,重点关注了研发投入财税抵扣效率、县域渠道拓展成本控制、联农带农资金分红机制等数据采集点。
提炼协同范式,筑牢调研根基
座谈会上,双方深入交流,揭示出健康产业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的“衍生经验”。
在政策适配方面,企业将地方优惠政策转化为研发投入与市场扩张的内生动力;在价值链整合上,通过产业园集中生产降低单位税负,以就业分红强化村企利益联结;在产学研降本路径上,借力高校研发资源分摊创新成本,加速功能性新品上市。
此次调研为团队次日赴农业农村局研判“健康产业集群申报政策”提供了关键案例支撑,也为后续对广华食品、温氏集团等农业链主企业的调研树立了财税-产业协同效益分析范式。
承税启农,链动产研
对衍生集团的调研,是“百千万突击队”贯通政策端与企业端的关键实践。它既验证了首站税务政策在健康产业的落地效能,也为7月22日与农业农村局的政策对接埋下伏笔。团队将带着“中医药产业链财税优化”这一命题,继续深入县域经济腹地,为广东省健康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学术动能。
(中华网于2025年8月18日报道链接:https://life.china.com/2025-08/18/content_47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