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王华为杨锦麟颁发我校客座教授聘书
杨锦麟作报告
现场互动 时培明王诗莹 张建婷 摄
6月21日下午和晚上,原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栏目主持人、著名时事评论员、锦绣麒麟传媒公司创办人兼董事长杨锦麟来校,分别在广州校区和佛山校区作《向死而生,只要活着就看得见》、《失控是未来的必然——联结一切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两场讲座,与师生共同探讨了生与死、机遇与挑战问题。校长王华,校党委副书记袁新满、吴琦等出席讲座。王华主持讲座并代表学校为杨锦麟颁发我校客座教授聘书。
关于生与死这个话题,杨先生首先指出“人一出生,唯有一件事是确定无疑的,即人必定会死。但几乎没有人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事业发达时想到死亡。”他回忆了2015年在南北极冰泳和在南极被浮冰围困十几个小时最后获救的经历;谈及遭遇亚洲金融风暴失业,先后离开凤凰卫视、香港卫视,花甲之年开启创业之路的体会;讲述了他几次濒临死亡以及“5·12”大地震近距离接触死亡看到悲痛绝望场面的难忘经历,还分享了陈文华、褚时健和管金生的激荡人生。
这些人生的起伏、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让他对生死有更透彻的感悟。他深有感触地说:“濒临过死亡,才对求生的渴望更加强烈,才会对生命更加珍惜。我们其实能体验到的还不是死亡,而是濒临死亡的经历。但即便只是濒临死亡,随之而来的恐惧也是清晰深刻的。”杨锦麟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对待生命的态度:“向死而生”和“向生而死”。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两个系统,死亡不过是生命另一种形式的延续。他强调,坚持就是向死而生,守望就是向死而生,委曲求全就是向死而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向死而生。当代的大学生,要学会忍耐,学会委曲求全,挑战人生的不可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对于机遇与挑战,杨先生认为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数字达尔文时代”已经来临,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无法避免。随后对正在悄然发生变化的全球传媒局势进行分析。在他看来,当今全球传媒变局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从受众角度出发,媒体变得“移动化”和“社交化”,大众越来越倾向于从社交媒体和移动端获取信息,而不是通过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和传统渠道。第二,从媒体角度出发,新媒体品牌借势崛起,相比传统媒体的日渐式微。脸书、微信等新媒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第三,从传播方式角度看,“数字化”正颠覆一切,广告业开始转投数字媒体,数字媒体呈现上升趋势,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
面对传媒局势的变化,杨锦麟强调,我们只有在变中创新才能取胜。他还独到地分析了新媒体的未来走势。从优化信息生产方式的“人工智能”到“随走、随看、随播”的移动直播,再到优化信息呈现方式的“虚拟现实”,讲述了他对传媒未来发展的畅想和看法。他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来临,每个行业都应该有危机感。时代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逆它会一败涂地,只有顺应时代才能顺利发展。他鼓励同学们把握住局势,适时求变,在未来的事业中有所作为。
讲座结束后,杨锦麟回答了师生的热烈提问并进行了密切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