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的三重价值

2015-06-25 14:33:25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参加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三严三实”要求,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三严三实”甫一提出,便以其质朴凝练的语言、内涵丰富的意蕴,成为新时期各行各业党员领导干部的行动准则。具体到我校的发展实际,践行“三严三实”,尚需彰显三重价值。

一要坚守底线价值。“严”字的反面是“宽”、“松”,或曰“软”。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松是害,严是爱。教育大计,得之于严,失之于软。于教师而言,科研固然重要,教学方是底线,皆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于学生而言,社团固然重要,学习方是底线,只有埋头苦读,才不枉黄金时代青春少年头;于党员干部而言,底线价值则代表着信仰、意味着操守、象征着意念,如何筑起从思想到行为的作风防线,是一个严峻的现实课题。功名诚可贵,底线价更高。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这方面的正面事例很多,反面事例也同样不少。国内某些高校领导上任之初信誓旦旦“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时间久了思想懈怠、信念动摇后想法变成“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等到被糖衣炮弹击中后又变成“既然湿了鞋,不如洗个脚”,越走越远后进一步升级为“既然洗了脚,不如洗个澡”,从而彻底滑入贪腐深渊。如果一开始就能谨记“三严”、恪守底线,就不会生贪腐之念,也就不会有贪腐之举。

二要因应时代价值。“实”字的反面是“空”、“假”,或曰“虚”。“中国的大学为什么培养不出人才”,悬而未解的“钱学森之问”实际上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世纪之问”。事实上,除了应试教育饱受诟病、功利主义教育盛行和大学行政化积弊等归因外,也与很多教育做法违逆教育本意、背离教育本质、“虚”而不实大有瓜葛。诸如学术造假、论文抄袭和成果剽窃等不正之风,直指中国高等教育的要害痛处。从这层意义上讲,“三实”的提出及时正视和回应了中国大学教育的时代病症。恰如《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发出的醒目之问所言:干事创业,最可宝贵的品质是什么?答案不言自明,一个字,实!千古风流在担当,万里功名须躬行。谋事不实,理想再好也只是画饼充饥;创业不实,梦想再美也不过是画面很美;做人不实,立身之本必定会荡然无存。实干“则难者亦易矣”,不干“则易者亦难矣”。结合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蓝图,同样需要因应高等教育的时代价值,在“实”字上下功夫,将作风建设落到实处、将财大章程落到实处、将大学之大落到实处。

三要体现实践价值。“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每个人都在探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和生命的本真意义。大而化之,人生在世,无非是做人、做事。对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则是在做人、做事中做学问;当然,做学问的前提是做事、做人。按照传统的价值评判,我们更是被冠之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然而,如何接地气长灵气,将平生所修之知识精华、高深学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给受教育者,由先知先觉及至后知后觉、终至不知不觉,却是一门教育的大学问。实际上,在教育工作中贯彻“三严三实”的价值标准,从严上要求,向实处着力,也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提供了重要保证和必由之路。现实中,有些教师甘当“差不多”先生,怀揣“过得去”思想,有位不为,及至将教室比作工地,将自己当成挣工分、赚课酬的铜臭之士;更甚者有人热衷社会兼职、罔顾本职教学在校外炒课不亦乐乎,甚或忙于投资炒股、大赚外快。殊不知教师乃先天具有垂范性的阳光职业。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为师松一尺,为徒懈一丈。故而,“三严三实”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启示就是要着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正心、修身、养德,自省、自励、自律,慎独慎微,提升道德境地,阔别低级趣味,塑造师德修养,扎实上好每一节课,诚实写好每一篇文,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天高当策马,风正好扬帆。当前,涵盖高等教育在内的新一轮改革已然起势,全体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唯有将“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使清风正气一点一点积聚、梦想荣光一点一点燃亮,也才真正能在职业上有发展、在事业上有作为。

作者/通讯员:孙晓晖 |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 编辑:管理员